第二十一回雅室调弦迎远客游蜂戏蝶是何心(第5/6页)

辛十四姑道:“我有一个办法,可以把药酒送到韩大维手中,只不过要你冒一点儿风险。”

奚玉瑾道:“若是救得他们父女,赴汤蹈火,我亦在所不辞,但不知是何办法?”

辛十四姑正要说出办法,忽听得那大丫头侍梅说道:“侄少爷来了。”带了一个少年,走进这间画室。这少年约有二十五六岁年纪,满面风尘颜色,显然是远道而来。

这少年叫了一声姑姑,辛十四姑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回来了,却怎的这样晚才到,事先也没报个信儿?我恰巧有客,侍梅没有告诉你么?”

侍梅说道:“我本来想告诉侄少爷说你有事,叫他明天才见你的。但侄少爷这么远回来,一定是很挂念你老人家了。请你别怪侄少爷,是我擅自作主带他进来的。”

少年跟着笑道:“是呀,我一路惦记着姑姑,恨不得早一天回来见你。我想姑姑的客人想来不是外人,我也就顾不得莽撞了。这位姑娘是——”

辛十四姑道:“这次你猜错了。这位奚姑娘芳名玉瑾,和我也是第一次见面的。不过,我们很是投缘,当真说得是一见如故。”少年笑道:“是么,这么说我也不算完全猜错了。奚姑娘,你不讨厌我来打断你们的谈话吧?”

奚玉瑾落落大方地说道:“哪儿的话?是我来打搅了你们,倒是应该我向你抱歉呢。”辛十四姑道:“奚姑娘,你别客气,咱们都是武林中人,无须讲什么男女避嫌。请大家都坐下来说话,我给你们介绍介绍。”

这少年彬彬有礼,与奚玉瑾行过了宾主之礼,方始傍着他的姑姑坐下。辛十四姑说道:“我这侄儿名叫龙生,是江南武林盟主铁笔书生文逸凡的弟子。他是五年前去江南投师的,一直没有回来过。今晚第一次回来,就碰上你。你们也真的算得是巧遇了。”

奚玉瑾听说他是江南武林盟主文逸凡的弟子,不觉肃然起敬,说道:“原来令师是文大侠,久仰了。”

辛龙生笑道:“我的师父名满天下,可我的本领可还学不到师父的三成。”

辛十四姑道:“不是我夸奖自家的侄儿,龙生在师门的年月不算得长,在他的上面还有几个师兄,但因他专心学艺,文大侠似乎特别喜欢他,听说前年已将他立为掌门弟子了。这是真的吧,龙生?”

辛龙生道:“姑姑,你的消息倒很灵通。不过,师父喜欢我这是事实,但我自己却很是惭愧,论才论德,我都不足做同门的表率,论理是不应立我为掌门弟子的。”

辛十四姑道:“少年人谦虚一点是好的,但太过客气就变成虚伪了。我倒想问你,你既然新做了文大侠的掌门弟子,何以有空回来?”

辛龙生笑道:“挂念姑姑嘛!五年不见了,姑姑你可还像从前一样,一点没老。”

辛十四姑道:“瞧你小嘴儿说得多甜,说是挂念我,五年来也没捎个信儿。说正经的,你这次回来,一定是另有事情,你不要骗我了。”

辛龙生道:“姑姑料事如神,这件事情,侄儿不说,姑姑也会想得到的。”

辛十四姑笑道:“你就是会讨我喜欢,多谢你的高帽了。好,那我就猜猜看。你的师父身为武林盟主,这次叫你回来,定然是为了什么国家大事了。”

辛龙生道:“一点不错,就是为了蒙古兴兵侵犯中原之事。师父深知鞑子的野心不小,这次用兵,恐怕不仅是要吞金,而且还要灭宋。金宋虽有长江之隔,百姓则是一家,武林同道,更有守望相助之责。是以师父遣我回来,叫我和北方的武林领袖联络,沟通南北两边的意见,大家才好采取同一步骤,抵御强敌。”

辛十四姑道:“你的师父果然是很看重你啊,把这样重大的任务交托给你。但你却怎么有空跑回来看,不怕误了正事吗?”

辛龙生道:“我已经到金鸡岭见过了北五省的绿林盟主柳女侠,这次是来和丐帮的陆帮主联络的,听说他已经到了洛阳。不料昨日我到了洛阳城下,守兵却不肯开城。”

辛十四姑道:“为了何故?”

辛龙生道:“因为蒙古的骑兵已经攻下荥阳,汜水亦已发现敌踪。难民纷纷拥来,洛阳的总兵官怕城中粮食不足,不肯开城。我在城中碰到一个丐帮弟子,听说陆帮主此际已经不在洛阳,到别处公干去了,不过,过两天还要回来的。又听说蒙古的骑兵已经在汜水停顿下来,暂时似乎未有南侵的迹象。洛阳丐帮分舵的刘舵主已在和总兵官商量,可能准许难民进城。陆帮主既然要过两天才能回来,目前我又不能进城,这两天我正好偷空回家,向姑姑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