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寄恨传书求一晤飞珠嵌壁显神通(第8/10页)
弥度大师寿眉一轩,淡淡说道:“少林寺的门规,无须外人置喙。沙衍流,你出来!”沙衍流在师叔喝令之下,不敢不出。
弥度大师喝道:“本门的三大戒律,你还记得么?”沙衍流迟疑了一阵,不敢回答。弥度大师喝道:“你究竟记不记得?”公孙奇笑道:“沙兄,你就回答你的师叔吧。”
沙衍流得了公孙奇的鼓励、撑腰,遂硬着头皮答:“三大戒律,弟子岂能忘记。这三大戒律:一是不许欺师灭祖,二是不做鞑子的官,三是切戒杀害无辜。”
弥度大师冷笑道:“亏你还记得,那你犯了没有?”
沙衍流道:“弟子只是应了皇上之聘,与金国的各派武学名家聚过会,领过御宴,其后就来桑家堡了。算不得是在朝廷为官。其他一、三两条戒律,弟子更是丝毫无犯。应皇上之宴,亦不过是为了宏扬本派武功而已。请师叔鉴谅。”
弥度大师怒道:“还说没犯,你三条全都犯了。你领了金宫侍卫之职,你当老衲不知道么?你是奉命到桑家堡协助公孙奇的,老衲也知道了。公孙奇是什么人?他是金国郡马,你为他效力,亦即是为鞑子皇帝效力,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弥度大师继续骂道:“你犯了戒律,还倚仗外人撑腰,巧言蒙骗本门长辈,这就是欺师灭祖!你给鞑子皇帝当爪牙,又岂能不杀害无辜?三大戒律,你全犯了!还不快快跟我回寺领罪?”一番痛斥,把沙衍流骂得抬不起头来。
公孙奇忽道:“弥度大师,此言差矣!沙衍流如今投奔了桑家堡,于理于情,我该为他说几句话。不知大师可肯容我说么?”
弥度大师“哼”了一声,道:“我如何差了,倒要请施主指教。”
公孙奇道:“你指责沙衍流所犯的罪,归根结底,其实最重要的就只是第二条,即指责他不该做鞑子皇帝的官儿。其他什么‘欺师灭祖’,什么‘杀害无辜’,都是从这一条引伸的,对吗?”弥度大师道:“那又怎样?”
公孙奇奸笑一声,说道:“请问大师,你们这条戒律是你们的开山祖师传下来的吗?”少林寺的开山祖师是南北朝时代梁武帝之时来华的天竺(今印度)高僧达摩,也当然不可能定下一条“不许做鞑子的官”的戒律。公孙奇这是明知故问。
弥度大师道:“少林寺的戒律是历代祖师体察当时时势,创订下来的,不时有所增删,但在未变动之前,本派僧俗弟子,必须一体凛遵。‘不许做鞑子的官’这一条,是老衲上两代掌门师祖所订。”原来弥度的上两代掌门师祖乃是百丈禅师,他本来是在江湖上行侠仗义的少林派俗家弟子,中年之后,才剃度出家。其时中国的北方已开始为金国所侵占,是以百丈禅师定下这一条戒律。
公孙奇冷笑道:“这就着了。既不是贵派开山祖师传下,那就不能算是欺师灭祖。这一条只能算是你少林寺的寺规。但寺有寺规,国有国法,如今咱们都是大金皇帝管辖之下的子民,寺规国法不能兼顾之时,只有先从国法。沙衍流受皇上之聘,宣扬贵派武功,贵派只宜奖饬,岂应责罚?再说贵派认为沙衍流不该做鞑子的官,但贵派的开山祖师达摩老祖,他也是天竺人而非中国人,说来也是‘鞑子’,你们少林寺僧俗徒众都是‘鞑子’的门徒,你们数典忘祖,却来无理责骂沙衍流,这岂不是甚为可笑!”
公孙奇能言善辩,这一番话也当真是尽了“言伪而辩”的能事。弥度大师大怒道:“你说我是可笑,我说你是可耻!达摩祖师来华,是弘扬佛法,普渡世人;传授武功,乃是作为护法之用。达摩祖师在中国传法、创派,对中国有大功而无一害,他也是当时中国人的好友。鞑子皇帝强占中国土地,残害中国百姓,岂能与达摩祖师相提并论!”
少林寺这位高僧平时一派慈和,发起怒来,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令人不敢迫视。公孙奇也不禁为之心悸。群雄听了弥度大师这番犀利的言辞,字字如刀,戳中公孙奇的要害,把公孙奇的邪说驳得体无完肤,都不禁为之拍手称快。
公孙奇打了一个哈哈,掩饰窘态,说道:“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各执一辞,难免柄鑿,多辩无益,如今公孙奇只想请问大师意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