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封刀大典(第6/8页)

元宝上留有一条抓痕,孟霆拿了出来方始发现,不觉骇然。当时孟霆本来要换过一锭银子送给耿电的,耿电却要这锭银子。

原来耿电深感孟霆之恩,他是要把这个元宝留作纪念的。一路上舍不得用它,用光了身上的几十文铜钱,挨了两天饿才到达父亲的驻军之地。

孟霆见着这锭元宝,不由得大为感动,说道:“你给我这锭‘镖银’比送给我一千两黄金,我还高兴。”

归伯奎与孟铸大为诧异,孟铸说道:“爹,这位公子是——”

他这一问,孟霆倒是感到有点碍难回答了。要知他虽然相信得过徒弟和儿子,但今日是他的“封刀大典”之期,各方宾客云集,龙蛇混杂,说出了耿电的名字,只怕隔墙有耳。

耿电道:“小姓杨,名叫杨荫。”随着说道:“孟老镖头还记得我家的老家人杨大吗?我这书童就是杨大的儿子了。我与他名为主仆,实是兄弟一般。”

杨浣青微微一笑,说道:“公子爷,你太抬举我了。”

孟霆怔了一怔,随即也就明白了耿电取这个假名的用意。

当年耿电的父亲耿照南渡之时,把妻儿付托给好友而兼部属的杨雁声照料,杨雁声后来就是为了保护他们母子,和追踪到北芒山的完颜长之手下恶斗,以致身受重伤,不治毙命的。这个杨雁声就是杨浣青的父亲了。不过在杨雁声去世之时,耿电方才四岁,杨浣青尚在母亲的肚子里面未曾出世。后来又由杨家辗转相托,把耿电付托给一个曾在飞虎军中任过文书之职的老塾师收养,方能长大成人。这老塾师也早已死了。

此际,耿电自报姓名,说是姓“杨”名“荫”,孟霆一听,立即明白他的用意,所谓“杨荫”,就是曾经得过杨家荫庇的意思。

孟霆心里想道:“他说的那个老家人杨老大,当然是指杨雁声了。但听说杨雁声只有一个女儿,怎的又多了一个儿子?”

毕竟他是个阅历丰富的老镖头,再把杨浣青打量一番,终于发觉了她的本来面目,心中暗笑:“原来是个女扮男装的小子,也算她乔装得妙,几乎骗过了我的眼睛。”

孟霆喜上加喜,堆满笑容,对杨浣青说道:“小哥儿,我和你的爹爹也是老朋友了,当年你爹还在的时候,我和他常常喝酒的。难得你和你家公子一同来到,在我这里,你可用不着客气啊。”他特地叫杨浣青作“小哥儿”,那是有心帮忙她遮掩女扮男装的真相的,同时也是间接告诉家里的人,不可把耿电这个“书童”,当作普通的仆人看待。

孟霆接受一锭银子的“镖银”,归伯奎和孟铸已是觉得稀奇,再听他这么一说,更是大为诧异了。怎的孟霆对一个小书童也这样客气呢?

归伯奎老成练达,虽然觉得事情奇怪,却知定有来由,当下说道:“师父,时候不早,你恐怕要准备出去见客人了。这两位贵客我替你老招呼吧,你老意思怎样?”言下之意,实是向师父请示,要不要把这两个客人和在大堂观礼的一众客人隔开。

孟霆也正是顾虑到这一点,说道:“他们并非武林朋友,你陪他们到我的内书房坐一会吧。”

不料杨浣青却忽地笑道:“孟老爷子,我跟公子前来,正是特地想看热闹的呀!”

孟霆眉头一皱,说道:“小哥儿,你要看什么热闹?”

杨浣青笑道:“今天是你老的封刀大典,各方的英雄豪杰来得不少,我虽然不懂武功,可也想开开眼界。”

孟霆道:“杨公子,你呢?”

耿电说道:“晚辈难得适逢其会,老镖头若是许我观礼,那正是求之不得。”

孟霆本来不想他们冒险的,但若是不许他们观礼,必须说出理由,又怕太着痕迹,反而会引起别人的疑心了。当下只好说道:“好吧,伯奎,你陪他们进去。他们不是武林中人,你就用不着给他们引见武林的各位朋友了。”

归伯奎心领神会,应了声“是”,正要带领他们进去,耿电忽道:“孟老镖头,小侄还有一事禀告。”

此时已是将近午时,孟霆不免有点心急,忙道:“何事,请说!”

耿电说道:“当年咱们路过浙东黄岩之时,曾得当地一间镖局之助,此事,孟老镖头想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