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长老险途行险着少年神剑慑神僧(第5/9页)
白英奇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想道:“钟长老叫这小子替我出场,真是连我的脸都给他丢光了。才不过是第一招,就给对方在身上留下标记。对方已是手下留情,哼,亏他还好意思恋战?”在他看来,孟华之败已成定局。想不到第一场就输得这样“惨”,这样“快”,白英奇不禁暗暗为本派担忧,倒是无暇有幸灾乐祸的心情了。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钟展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优昙和奢罗这两位“天竺神僧”反而是眉头打结。优昙法师为了保持风度,眉头一皱之后,勉强露出笑容,赞了一个“好”字,说道:“钟长老,恭喜你啦,贵派出了这样一位超卓的人材!像他这样年纪而有如此武功,老衲活了这一大把年纪,还是平生仅见!”
钟展笑道:“两人都好,法师别要只是给我这记名弟子脸上贴金。令师侄的金钵妙用无穷,老朽今日得见,也说得是大开眼界了!”
奢罗要为徒弟打气,跟着说道:“不错,这一招双方都吃了点亏,比对只能算是扯直,大家都没输赢。大吉,你别气馁,给师父挣点面子!”
白英奇诧异之极:“分明是这小子输了,怎的听他们的口气,倒似乎是这小子占了上风呢?”
原来在孟华吞胸吸腹之际,他的剑尖虽然给对方金钵的吸力,牵引得歪过一边,但余势未衰,挑开对方的竹杖,顺势一划,也在大吉的僧袍上划了一道穿鲁缟了。要不是他迅即后跃,受重伤的将是他而不是孟华。
不过在外面观战的白英奇,可没有听见剑尖划破僧袍那声轻响,也没有看见僧袍上的裂缝。
他看得清楚的只是孟华衣服的三点污痕,因为那是在胸口部位,特别显眼。大吉僧袍被割开的一道裂缝却是在不着眼的地方。
大吉得了师父鼓励,退而复上,枯涩的声音说道:“师父放心,弟子不会输给他的!”
两人再度交锋,孟华似乎稳重得多,剑招虚多于实,而且不时后退。看得出他是顾忌对方那个古怪的金钵,尽量避免接近金钵。不过他每退一步,就化解对方的一分攻势。
看来还是大吉紧握攻势,白英奇又不禁暗暗担心了。
殊不知白英奇固然担心,对方那两位“天竺神僧”,心里可要比他更怔忡不定。
优昙想到的是,孟华不过是天山派第三代的记名弟子,“指点过”他的武功不过是唐经天的儿子唐加源,那么唐经天的本领岂非更是深不可测。他本来自信有打败唐经天的把握才来的,此时信心也不禁有点儿动摇了。
奢罗则在心里想道:“这小子似乎还未看破金钵的奥妙,只要大吉善自运用,这一场说不定还是可以打胜。”
不错,孟华是未曾看出金钵的古怪,但已开始怀疑了。从他可以轻易挑开大吉的竹杖来看,大吉的功力显然远不及他的师父。但何以金钵的吸力比师父还强?按理说吸力的强弱还是在于内功的运用的,孟华不相信他会妖法。
原来大吉的紫金钵底嵌有一块磁石。高手搏斗,每招都须恰到好处,毫厘之差就会造成失误。大吉金钵中的磁石纵然不能把他的剑吸入钵中,也能影响他的剑势。钟展刚才称赞大吉的金钵“妙用无穷”,其实也是提醒孟华的。他已经看出他这个“古怪”了,只是不便告诉孟华。
好在孟华并不算笨,虽然还未知道钵底玄虚,但却想出了破敌之法了。剧斗中大吉重施故技,杖走轻灵,使的虚招,左手的金钵,则是重重的向他当头罩下。
孟华突然伸出左掌,向对方的紫金钵拍去。这是用肉掌去对付对方的兵器,假如是换了比他功力高的奢罗的话,他当然不敢这样做的。即使现在他已试出大吉的功力比不上他,这个打法也还是相当冒险的。
只听得当的一声,大吉的紫金钵已是给他击落。孟华右手的长剑顺势一绞,大吉的青竹杖也脱手飞去了。他禁不起这股牵绞之力,非但竹杖脱手,而且身子也矮了半截了!
原来他攻得正急,忽然给孟华以快剑绞脱他的竹杖,就像一辆风驰电掣的马车,突然马失前蹄车子却还不能骤然停止,身不由己的向前一扑,双膝跪倒。孟华插剑归鞘,将他扶起,一笑说道:“不敢当,我说过不要你磕头的。”大吉满面羞惭,拾起青竹杖,回到师父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