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铁掌神弹 武师传绝技纵情使气 玉女肆娇嗔(第3/8页)

唐晓澜自己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悠悠醒转,只觉幽香袭人,睁眼一看,柳先开已不在身旁,自己躺在一间精室之中,房间布置得清雅绝俗,冥心潜索,只记起那少女与双魔相斗,柳先开把自己放在地上,以后就不知道了。心想,莫非是那少女把双魔打败,将自己救了,这里是她的卧房?挣扎欲起,但觉百骸欲散,绵软无力,再睁眼看时,只见墙上一副对联,写道: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中间一幅中堂,写着一首长词,词道: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画。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犇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上下款写的是:“写辛弃疾水龙吟词为留良先生寿 晚华亭陈卧子书”。唐晓澜常听周青谈论前朝的志士豪英,知道陈卧子(即陈子龙)是明末的抗清英雄,并以词名为世所重。(羽生按:近人龙榆生编《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即以陈子龙词冠其首)。满清入关后,他在太湖举兵,事不密,竟被俘虏,在押解途中,投水自杀。唐晓澜粗解诗书,大致领略辛弃疾这一首词是悲国土沦亡,以恢复神州为志,并与友人共勉的。词中有“文章山斗”之句,那么陈子龙写此送给“留良”,这位“留良”先生必然是一代大儒了!蓦然想起来道:“这位留良先生,莫非就是浙东名儒吕留良!”吕留良在明亡之后,拒绝清廷征聘,削发为僧,著书宣传攘夷,影响极大。唐晓澜自幼在江湖流浪,未曾好好读书,吕留良的书他也并未读过,可是久闻其名,心中久已佩服。

正沉思间,房门忽然轻轻开了,昨晚所见的少女走了进来,盈盈笑道:“哎,你醒了么?”唐晓澜道:“多谢女侠救命之恩,请恕我不能行礼。”那少女笑道:“那是我师父救你的命,与我无关。喂,你不必‘女侠’长‘女侠’短的叫我,我还未出师呢!你叫我吕四娘好了!”唐晓澜心念一动,轻轻叫道:“吕四娘?哎,那么你是吕留良先生的——”吕四娘笑着接道:“孙女。”唐晓澜不禁呆呆地望着她,想不到这位一代大儒的孙女,竟有绝顶武功!

吕四娘轻轻笑道:“小弟弟,你今年几岁了?”唐晓澜道:“十六岁了。”吕四娘道:“十六岁有这样的功夫,也很不错了,小小年纪,居然有此胆量,敢与双魔争斗,怪不得我师父说你是可造之材,替你悉心疗治。我比你大三年,你干脆叫我吕莹姐姐也行。”唐晓澜这才知道这少女名叫吕莹,“四娘”大约是她在家中的排行。心想:她比我只大三年,武功却还在关东四侠、神魔双老之上,我再练十年,怕也未必赶得上她,不觉暗自惭愧。吕四娘又道:“你读过我祖父的书吗?”唐晓澜羞赧答道:“没有。但对他老人家大名,却是久已如雷贯耳。”吕四娘又笑道:“学武的人也该读一些书,你现在正是求学的年纪,我送他老人家著的一本《攘夷录》给你吧。”唐晓澜越发不好意思,低头道了声:““多谢姐姐!”对吕四娘佩服之极,只觉她俨如天人,令人不敢逼视。

歇了一阵,有一个苍老的女声在邻房问道,“那孩子没事了吗?”吕四娘应了一声:“没事了!”转过头来对唐晓澜道:“我师父叫你呢!你下床走走看,看行么?”唐晓澜下床行了几步,只觉气爽神情,毫无痛苦,大喜说道:“姐姐,你带我去谒见她老人家。”

邻房布置好像一个庵堂,正中的神像却给一幅黄布遮住,看不清楚。唐晓澜走进来,就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他道:“晓澜,你的命总算是拾回来了,快过来叩见这位神尼。”叫他的人正是万里追风柳先开。在他旁边端坐着那个独臂老尼,还有一个老头子却不知是谁。唐晓澜过来叩谢,却不知道这老尼姑的法讳,该是怎么个称呼。老尼微微笑道:“我没有法号,名字呢,也早已不用了,江湖上都称我为独臂老尼,你也就这样叫我吧。哎,你不必多谢我,你应该多谢柳大侠,他从太行山一直把你负到这儿!”唐晓澜又恭恭敬敬的向柳先开磕了三个响头。柳先开一笑把他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