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三省连镳 中途逢玉虎两番被劫 意外见神龙(第10/15页)
张玉虎当然不会把全部内情透露给沐璘知道,和他在山上相聚两天,就送他们下山,那两个从云南来的老武师当然也释放了,还给他们换了四匹好马。
有了张玉虎这面小旗,一路上果然风平浪静,走了四五天,到了武夷山区,走出了山上的“分水关”便是江西和浙江的边境,再经过上饶玉山便可以进入浙江,那便是铁镜心的故乡了。铁镜心被小虎子挫败之后,这几日来都有点懊恼,直到如今,心境才恢复过来。
武夷山是中国的名山,自古以来就有“碧水丹山”之称,共有三十六峰和七十二岩,溪泉萦绕山边,来回往复,分成三湾,又拆为九曲,所以有“武夷九曲”之称。从福建取道分水关出省,触目所见,都是岗峦胜景,山边有水,水旁有山,山抱山回,晦明曲折,一行人等在这靠山的驿道上策马缓行,都觉心旷神怡,俗尘尽涤。铁镜心素性风雅,少年时候最爱游山玩水,只这武夷山离他的家乡不很远,却没有来过。这时目触群峰,遥想那深深隐藏在重云幽涧里的名山胜景,不禁悠然神往,笑道:“要不是咱们赶着护送贡物上京,我真想在这武夷山中流连几日呢!”沐璘最为好事,拍掌笑道:“咱们有了小虎子这面旗,沿途不怕骚扰,就在这里多耽搁两天,也算不了什么?”那两个老武师老成持重,期期以为不可。沐璘道:“你们不欢喜游山,就先到上饶给我们安排了住处,在那里等候。反正遇上了强人,你们也帮不了忙。”那两个老武师甚是尴尬,铁镜心微笑道:“两位老师傅到上饶歇息两天也好,这四匹坐骑你们也带去吧,贡物则由我们带在身边,即算没有小虎子的那面旗,也未必就有强人能劫得去。天下能有几个小虎子呢?”那两个老武师见铁镜心也是如此说法,不敢违拗,只好先到上饶替他们打前站去了。
遣走了两个老武师之后,铁镜心与沐璘深入山中。山上云气迷漫,乱峰如出没于波涛,骧者如龙,踞者如虎,蹲者如猊,驰者如马,或秀丽娟好如艳姝静女,或峥嵘突兀如壮士把关,百怪千奇,目不暇接。山下溪水萦回,山上飞瀑千仞,更是蔚为奇观。
两人经过“一曲”的张仙岩,“二曲”的铁板障,再过去便是“三曲”的“小藏峰”,有块木板从岩壁上高高突出半空。相传秦时仙人武夷君中秋佳节曾在峰上欢宴仙人,席散后化虹为桥,剩下一块桥板飞入岩间,遗留至今。再过去是“四曲”的大藏峰,峰下是“卧龙潭”,潭边岩上刻有宋代学者朱熹写的“流霞飞翠”四个大字,闲云潭影,景致幽绝!铁镜心逸兴遄飞,笑着对沐璘说道:“朱熹的道学气味虽然很重,可是他也真是懂得欣赏山水的人,他赞赏武夷山水的《九曲棹歌》你读过吗?”沐璘道:“我可没你这样博学多闻,你念给我听吧。”铁镜心一时高兴,朗声吟道: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小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销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与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鼓耀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怯轻寒,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九曲棹歌,正自歌到第四曲时,忽听得空山深处,传出一串银铃似的笑声,有人说道:“不是林中高士,妄作山水解人,酸不可奈,俗不可奈!”铁镜心生平以风雅自许,听了大为生气,急忙穿入林中寻找嘲笑之人,空山寂寂,却哪有人在。
沐璘笑道:“游山回来,你再写给我看便是,免得我既要看奇山异水,又要记丽句清词,分了心神。哈,这一座山峰形状好怪,咱们上去浏览一番可好?”
铁镜心抬头一看,但见一座山峰,上大下小,宛如锥子倒立,奇险万状。峰顶有块大盘石,大小有十多亩地,高二三十丈。峰中有道石缝,石缝里有条狭长的木梯,约六七层,梯身靠在两面悬岩削壁上,要爬上峰顶的大盘石,必须攀登石缝里那条狭长的小梯,如此奇峰,而又开了如此奇怪的一道石缝,当真是鬼斧神工。那木梯想必是邑人为了方便游客,依着岩石的形势而建,一层一层,迂回曲折。铁镜心与沐璘攀登到了第三层,忽然间又听到了先时的娇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