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棋争先着交豪杰阵布玄虚诱敌人(第4/6页)
拖雷笑嘻嘻地作揖说道:“杨姑娘,幸会,幸会!想不到咱们在这里又见着了。”
杨婉这一惊非同小可,但她也是个机灵的人,一惊之后,立即想到:“拖雷认出是我,当然是有意来难为我的。要想脱险,只有先下手为强了。”她知道拖雷虽然精于骑射,武功上自忖还可以胜得过他,当下主意一定,立即便是一招近身的小擒拿手法,向拖雷的琵琶骨抓下。
拖雷武功不及杨婉,不过他的摔交功夫,却是在蒙古的武士之中也算得是一名高手的。杨婉一抓之下,拖雷一个蹲身勾腿,右掌疾出,反扣杨婉的手腕,杨婉焉能给她勾跌,滴溜溜一个转身,掌锋斜掠,只听得“嗤”的一声,拖雷的肩衣给她撕下了一幅。可是杨婉想要抓碎他的琵琶骨,却是不能如愿了。
拖雷退出数步,说道:“杨姑娘,你这样对待老朋友未免太过薄情吧?”把手一挥,又一个汉子冲了上来,用蒙古话说道:“这丫头不识抬举,四殿下要如何对付她,请即吩咐小人。”杨婉一招“三环套月”,连环进掌,给那人随手一拨,竟然把她这一招招里藏招、式中套式的精妙掌法,轻描淡写的就化解开了。
拖雷侧目斜睨,盯了杨婉一眼,说道:“杨姑娘虽然不够朋友,我可还得顾念故人情义,你替我将她擒下,可不许伤了她!”那人应了声“是!”单掌划了一道圆弧,缓缓推出。
杨婉被那掌力一压,几乎透不过气来,想要逃跑,不论走向何方,却又都是给他的掌力封住。杨婉本来是精于使刀使剑,不大精于掌力,加以功力又比不上对方,是以交手不过数招,已是难脱困境。
原来和杨婉、韩佩瑛交手的这两个汉子,就是褚云峰和谷涵虚在北芒山刘家所遭遇的那两个蒙古武士。杨婉的对手是呼黎奢,韩佩瑛的对手是阿卜卢。
呼、阿二人乃是龙象法王的得意弟子,当日他们曾经用过“龙象功”抵敌褚、谷二人的“天雷功”,虽是稍逊一筹,但比起杨婉和韩佩瑛却是胜得多了。
此时韩佩瑛和阿卜卢亦已展开激斗,韩佩瑛自幼行走江湖,临敌的经验比杨婉丰富,变招迅速,身法轻灵,故此比较起来,不似杨婉吃亏之大,但因她也是长于剑术,拳脚的功夫不大高明,故此在阿卜卢强攻之下,她也是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围在那个场子周围的闲人,初时看见两个大姑娘和人打架,觉得很是有趣。不料在他们的恶斗展开之后,拳风虎虎,刮面生痛,有几个靠得较近的闲人竟给震倒地上,变作了滚地葫芦,众人这才知厉害,一哄而散。有人叫道:“别闹出人命来,快禀官府。”
韩佩瑛百忙中抽眼一瞥,见场中那对父女正在收拾家伙,尚未走开。韩佩瑛心念一动,登时一个“细胸巧翻云”,倒纵出数丈开外,刚刚落在场心。她这一招轻功身法使得巧妙之极,阿卜卢竟然未能及时阻止。
韩佩瑛落在场心,说道:“小大姐,借你这两把刀一用。”那个小姑娘刚才卖艺,刚刚使了一套刀法,她使的是一长一短的柳叶刀,此时刀还未曾入鞘,搁在箱上。
韩佩瑛以迅捷异常的手法,拿起双刀,呼呼两刀,向追进场子的阿卜卢斫去。韩家的“惊神剑法”乃是武林一绝,韩佩瑛使刀虽然不大顺手,但她把“惊神剑法”化为刀法,招数之凌厉亦是非比寻常,阿卜卢心头一凛,不敢躁进。韩佩瑛叫道:“婉姐,接刀!”一个盘头疾舞,长刀飞出,杨婉眼明手快,接到手中。
杨婉本来是刀剑两俱擅长的,有了长刀在手,使出了家传的“杨令公六十四路金刀刀法”,一团刀光,护着身躯,泼水不进。呼黎奢不敢用“龙象功”伤她,一时之间,竟是奈她不何。
韩佩瑛叫道:“婉姐,咱们回去再说。”杨婉瞿然一省,想道:“不错,今日不论胜败,都是对我没有好处,何必恋战?”于是虚劈两刀,便即转身。
可是对方本领在她之上,她要立即脱身,谈何容易?只能且战且走!
忽见一小队金国的士兵跑来,为首的军官喝道:“是谁敢在天子脚下闹事?都给我到九门提督官衙投案!”
原来金国的兵制,在京师设有九个巡防营,分驻九门,归九门提督管辖。这一小队士兵乃是驻在最近天桥的一座城门,听得这边有人“闹事”,匆匆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