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鸳侣分飞悲丧志恩师训诲醒痴迷(第4/8页)

“我躲到深山里自行医治,医了一年,身体方才复原。可是所受的内伤,迄今仍是未能痊愈。”

谷涵虚吃惊道:“已经过了二十年了,现在都还未好吗?”

耿天风道:“你不必担心,对身体已是没有什么大碍的了。只不过师祖所传的上乘内功,我只能教给你,本身却是不能练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到了江南之后,从来不敢在人前显露过武技的原因。”

耿天风又喝了一碗酒,继续说道:“我不能再练上乘内功,这还不打紧,更遗憾的是,在我养好了身体之后,北方的局面更为恶化,我和义军也失掉联络了。

“我已经列入金虏的‘钦犯’名单,阳天雷受的伤比我轻,早已好了。他正在亲自率领征骑,到处搜查我的下落,我在北方已是没有容身之地。

“没奈何,我只好逃往江南。当时我年纪还轻,武功虽然受损,胸中尚有一腔热血。我以为朝廷总是要谋恢复中原的,我对朝廷抱有很大的希望。

“谁知我到了临安,才知道我想得太天真了,朝廷上下,只求苟安,主张抗敌的将领,不是遭受贬抑,就是给奸臣害死。我心灰意冷之余,只好隐姓埋名,流浪江湖。

“可是我身负国仇家恨,我还是不能甘心就此埋没一生的。我这一生恐怕是不能亲自手刃仇人的了,因此我就到处物色佳徒,希望我的徒弟能够替我了此心愿。我找了十年,才找到你做我的徒弟。从此,我就把我毕生的心血,都放在你的身了。”

谷涵虚大为感动,说道:“弟子实在惭愧,你老人家对我的一片苦心,我、我一点也不知道。”

耿天风继续说道:“你的先祖本来也是北方人氏,你的祖父跟随宋室南迁,来到湘西落籍的。你的父亲在逃难途中,上要侍奉老父,下要照顾幼儿,颠沛流离,一路上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因此伏下病根。逃到江南之后,不到一年,你的祖父去世,再过两年,你的父亲也因病体虚弱,支撑不住,弃你而去了。所以,说起你的家世,也是与金虏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你知道么?”

谷涵虚双目流泪,说道:“虚儿曾听玉峰道长说过,徒儿不敢忘记。”原来谷涵虚在祖、父双亡之后,成了孤儿,幸得附近的一个道观收留,那个道观的主持是青城派名宿玉峰道长的师侄。谷涵虚在道观做了几个月小厮,玉峰道长来到,见他资质甚佳,又可怜他的身世,这才收了他做徒弟,带了他到青城山。

玉峰道长与耿天风相识,深知耿天风的武学造诣远在自己之上,又知道耿天风正在物色佳徒,因此把这个徒弟让了给他。

耿天风点了点头,说道:“没有忘记就好。”接着说道:“江湖武林人物之中,只有玉峰道长知道我的来历。他认为你是可造之材,因此把你推荐给我,要我做你的师父。这固然是想把你培养成材,另一方面,也是玉峰道长要助我完成心愿。

“玉峰道长法眼无差,你的确是天生的学武材料,资质远远在我之上。我教你的,你一经指点,便能领悟。不是我夸赞你,以你现在的本领,已经是胜过我尚未受伤的当年了。

“但是,你的资质虽佳,却是令我好生失望!少年人情场失意,难免伤心。但我想不到你为了一个女子,竟会颓丧如斯!事情过去都将近三年了,你竟然还是萎靡不振。唉,真是令我太失望了!”

谷涵虚听得汗流浃背,低下头来,说道:“徒弟实在该死,辜负了师尊对我的期望。”

耿天风这才展颜一笑,说道:“我只是想你振作起来,如今醒悟,为时未晚!你的性命,留去与鞑子拼吧。”

谷涵虚道:“师父有甚差遣,弟子万死不辞。”

耿天风道:“好,你现在已经好了。那么明天你就动身,到北方去。我要你替我清理门户!”

谷涵虚又是兴奋,又是担忧,说道:“多蒙恩师宽宥,还把这样的大事付托给我,弟子纵然粉身碎骨,亦当尽力去做。但只怕担当不起,负了恩师的期许。”

耿天风道:“你的武功在后辈之中已算得是出类拔萃的了,但要你去对付阳天雷,你当然还是有所不及的。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因为本门还有长辈,清理门户这样的大事,他决不会让你独自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