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双雄比剑惊心魄少侠伤情动杀机(第4/9页)
七十二手连环夺命剑法端的是狠辣非凡,攻势展开,宛如长江大河滚滚而上,看得众人目眩神迷。
董开山不觉又担心起来,说道:“李公子步步后退,恐怕要糟!”孟明霞微微一笑,说道:“无妨!”此时她亦是目不暇接,生怕错过一招精妙的剑招,无暇给董开山多作解释了。
表面看来是柳洞天大占攻势,但在武学名家的眼里,却已看得出是李思南胜券稳操。原来上乘剑术的原理是在不可胜之中求胜,柳洞天采取闪电攻击的战术,就是想要迫使李思南露出破绽。
哪知李思南虽然是步步后退,但每退一步,就消去了柳洞天的一分攻势。柳洞天非但找不出他的破绽,反而成了强弩之末,渐渐有难以为继之感。
再过片刻,只见柳洞天的招数越出越快,前招未出,后招即发。李思南却是越来越慢,剑尖上就好似悬着一块石头似的,东一指,西一划,迟缓非常。但说也奇怪,反而是柳洞天大汗淋漓,面色越来越见沉重。李思南倒是从容不迫,举重若轻。
看至此时,孟明霞方始松了口气,悄悄对董开山说道:“柳洞天久战不下,自知必败,看来他是要作险中求胜的打算了。但如此一来,他可就要败得更快了!”
话犹未了,只见柳洞天果然一跃而起,使出险招,左一招“万里飞霜”,右一招“千山落木”,两道剑光交叉穿插,李思南好像已在他的剑光笼罩之下,眼看就要给他在身上搠个透明的窟窿!
众人惊呼声中,只见李思南霍地一个“凤点头”,倒纵三丈开外,头上戴的一顶皮帽跌下地来。淳于周这边的人大喜若狂,轰然叫道:“柳舵主胜了!”
但在这些人狂呼怪叫声中,却听得一个清脆的声音叫道:“李公子胜了!”这是孟明霞的叫声。
柳洞天也觉得似乎胜得侥幸,听得孟明霞这么说,心中一动,连忙俯首一瞧,这一瞧登时令他面红过耳。
原来在他的胸衣上有三个铜钱般大小的圆洞,不问可知当然是李思南的杰作了。
这当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柳洞天这样的剑术大名家也要待旁人喝破之后,才知道对方已经在他的身上留下“标记”!
李思南待他发觉后,这才微微一笑,将手掌摊开,说道:“小弟不慎,损了柳兄衣裳,还请见谅。”掌上有三片圆形破布。
柳洞天虽然也挑落了李思南头戴的皮帽,但挑落帽子容易,在对方胸口部位,割开他的衣裳,而且是恰恰造成同样大小的圆孔,这比挑落帽子何止艰难十倍!
还有一层,李思南是用“凤点头”的招数避开柳洞天的剑招的,虽然闪避得还不算十分成功,却总是避开了。高手比斗,相差不过毫厘,亦即是说柳洞天只能挑落他的帽子,却无法伤及他的身体。因此即使单论这招,李思南也不过输了半招而已,性命的危险则是没有的。
但李思南刺他的那一剑可就大大不同了,他根本就没发觉,遑论避开?如果李思南立心要取他性命的话,剑尖只要刺深半寸,他的胸口已是开了三个窟窿。因此柳洞天不仅是输了一招,性命几且操之别人之手。
柳洞天又是羞愧,又是感激。他是个剑术的大名家,在众目睽睽之下,自是不能抵赖。他也不想抵赖,当下叹了口气,说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话当真说得不错。李兄,你的剑术比我高明十倍。小弟这一场是输得口服心服!”
柳洞天插剑归鞘,走回去向崔镇山苦笑说道:“崔兄,你也已经报答了淳于寨主了,咱们还是走吧。”
此言正合崔镇山心意,当下便向淳于周道:“淳于寨主,我们二人给你出赛两场,差幸无功无过,告辞了。”崔镇山胜了董开山,败给褚云峰;柳洞天则是胜了褚云峰,败给李思南。各自胜一负一,故此说是“无功无过”。淳于周知道他们二人不会为他所是,得他们扳回两场,已是心满意足,当下客气几句,也就不再挽留。崔镇山的师弟已经驳好断骨,伤势无碍,跟了他们二人一同下山。
李思南胜了柳洞天,群雄纷纷向他道贺。李思南道:“侥幸获胜,何敢云功?”“侥幸”是假的,但他胜了这场,却也的确是不敢自满。想起刚才的惊险之处,如果闪避得稍有差错的话,脑袋就要给柳洞天刺穿。交手之时不知害怕,过后始方知惊,李思南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