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鸿爪雪泥何处觅冰心铁胆两相牵(第7/29页)
牟一羽道:“你聪明、大胆、任性、慷慨、自私……哼,你笑什么,我可不是自相矛盾,你好的时候,什么都可以送给人家,坏的时候,什么都要别人迁就你。”
西门燕笑道:“你倒好像比我的表哥还懂得我,但你说的不够齐全,我替你加多一项吧。我是不愿轻易领人家的情的。我自忖能够报答人家的话我才领,若是恩情太大,我报答不了,你猜我会怎样?”
牟一羽顺着她的口气道:“那当然是不领了。”
西门燕笑道:“非也,非也。倘若他的那份人情是我必须得到的,我报答不了,就唯有把他杀掉。所以你非得让我与你同去不可,否则我欠你的人情就是我报答不起的了。”
牟一羽情知难以阻止她,笑道:“恩怨是可以相抵的,你怕报答不了,我会找件事害你,那不就抵消了。”
西门燕道:“我不相信你会害我。”
牟一羽道:“那可说不定啊。”忽地叹了口气:“人间的恩怨,有时也实在难言。谁也不敢担保永远不会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西门燕道:“你今天怎的好像特别多愁善感。嗯,但仔细想来,你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她想起表哥,出了一会神,笑道:“别说疯话了,赶快去打听蓝玉京的消息才是正经。”
碧空如洗,沙软潮平,海鸟高翔,渔舟出没。乌鲨河的名字或者予人以恐怖之感,但风光却确实迷人。它并不是一条大河,但因与北海连接,霖雨季节,河水流入海中,旱季水枯,海水倒灌入河,一年四季,差不多都可以保持同一水位,而且河岸蜿蜒,三面有山环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港湾,也是周围十几个渔村赖以为生的渔港。
在乌鲨河的岸边,未到渔舟唱晚的时候,本来是很少行人的,此时却有一老一少同行,而且老的还是一个和尚。显然是来自异乡的客人。
这两个异乡的客人,不用说就是慧可和蓝玉京了。
蓝玉京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之中,心情却是非常混乱。他是刚刚从一场“混乱”的打斗中逃出来的。
他越想越是莫名其妙,忍不着说道:“倘若只碰上一个疯子,那还不算稀奇,但总不会许多人都是疯子吧?”
慧可笑道:“他们当然不是疯子,他们是鱼栏的打手,而且好像还不是寻常的打手。”
蓝玉京道:“我知道,他们都是练过武功的,其中有几个武功还相当不错呢。倘若是我刚刚下山的时候,碰上这场围攻,只怕还未必能够安然脱身呢。但这正就是我百思莫解的地方。我是从未到过乌鲨镇的,为什么他们一见到我就要打我,而且出手之狠,竟然好像要把我置之死地?”
慧可道:“事必有因,你想想,当时可曾听到什么怪话?”
蓝玉京瞿然一省,说道:“我好像听得有人在说,好像,好像,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我像什么人?”
慧可沉吟半晌,说道:“恐怕也只能作这样解释了。”
蓝玉京道:“但还是解释不通。即使我是像他们的一个仇人,他们也没有要把我置之死地的道理。”
慧可道:“你是不是一定要寻根究底?”
蓝玉京道:“大师有法子查出根由?”
慧可道:“我们乡下有句俗语:糊涂是福。有时太过明白,反而自招烦恼。我看你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慧可通晓佛理,但对少年人的心理却是了解不深,他这么一说,蓝玉京越发想要知道了。
蓝玉京道:“慧可大师,记得你曾说过,少年时候,你曾喜欢一个女子,不知怎的,那个女子突然对你冷淡下来,你几个晚上睡不着觉,终于忍不住了,还是要去当面向她问个明白。”
慧可道:“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七个晚上睡不着觉,实在撑不住,到了第八天只好跑去问她。嗯,那时我还年轻,一个俗子凡夫,自是难免有贪、嗔、痴的俗念。现在想来也觉好笑。佛经有云:要斩无明、断执着,方能起智慧、证真如。无明就是贪、嗔、痴……”
蓝玉京耐心听他说了一段佛经,道:“如此说来,你这少年之事,是在你做了和尚以后,才觉得可笑的。”
慧可道:“不错,是在做了许多年和尚之后,方始觉悟少年时候的虚妄的。咦,你到底想说什么,不必绕弯子了,明白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