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行于烈阳之上(第5/6页)

“茅山阵法果然奇妙,这些进谷的起尸,无论怎么转都出不去。”

“小心看守,切切不可心存大意!”

在四下陡峭难攀,崎岖不平兼且覆盖积雪的各处悬崖上,有着两百余名身穿军装的人,在悬崖绝壁、草木白雪上来去如飞,踏雪无痕,正在密切留意这山谷中众多起尸的动向。

由于情况相对平静,众人表现地并不紧张,不时有人交流几句。

“可惜我们无法把武俑送来,否则它们再适合对付这些行尸走肉不过了。”有人不由感叹了一句。

“事事都要武俑出手,还要我等何用?”又有人略带嘲讽地回了一句。

说话间,只见空中一物飘来,此物看上去仿佛一个圆柱状的孔明灯,但表面却绘满了无数以藏文写成的佛经,以及许多图案,在空中随风而转,俨然是一个转经轮,底下还悬着无数串金刚石,随风转开,仿佛一轮伞盖。

藏地密宗喜欢将佛经刻绘在一种有轴的圆桶状物上,称为嘛呢转经轮,藏传佛教信徒人人持有,不停地摇转,等如念经。同时藏地又信奉万物有灵,转经轮立在风中,由风吹动转动一周,即代表风灵诵经一遍,设在水中,被流水转动一周,即代表水灵诵经一遍。按照密宗说法,转动经轮的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二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和阎罗王相等;转动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音,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转动十万周者,可远至观世音菩萨海会圣众处,转动百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圆海中一切众生悉得安乐;转动千万周音,可令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拨除苦海;转动亿万周者,功德等同于观世音菩萨。

而眼下这个在空中不断旋转的转经轮表面除了常见的佛经之外,还刻绘着两具无有血肉的人形骨架,分别踏立在莲花日月轮垫上的海螺和贝壳上面,作舞姿状,形象极为怖畏。

这却是尸陀林怙主,密续中叙述尸陀林怙主安居在尸骸净地,净地里有四方形的人头骨城,骨城有尸林、髑髅宫殿和莲华日轮座,座垫上拥立着尸陀林怙主夫妇。他们是墓葬之主,也是亡者的护法神,负责引导死者前往极乐世界。

绘了尸陀林怙主形象的转经轮飘在空中,直入谷内,而在地上紧随着而来的,却是又一群数目足有近千的起尸。

而更远处的天际,举目还能望见有好几个转经轮正在陆续飘来。

领着起尸入谷之后,空中的转经轮高高飘起,直上西侧一座尤为巍然险峻的山峰。只见山上积雪处处,直入云霄,陡峭难爬。然而山上却有一座看上去金碧辉煌的寺庙,顶上尽覆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每一层的梁角飞檐都用金漆勾勒,殿宇宝角兽吻飞檐,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一望无际的经幡在四面八方涌动,在一片白茫茫中熠熠光,看起来就像是这光明世界的最明亮之处。

“竟然轻易能把散布方圆百里的所有起尸尽数聚来。这群喇嘛,在对付起尸上还真有一套!”看着这一幕,负责看守四面的军人中,有人啧啧称奇。

“毕竟已在藏地坐大千年,能没有这层能耐?”又有人冷哼一声,“然而这群喇嘛待价而沽,得寸进尺,用心难测,不可轻信!”

……

雪峰之巅,在大门紧闭的寺庙之前,一眉道人身披太极八卦衣,领着两名弟子,正静静等着。

“哼,什么血起、骨起、肉起、皮起……如此说来,中原的僵尸,岂不可以称是‘气起’了!”其中一名中年弟子正愤愤不平说道。说起来,中原僵尸成因在于一口怨气淤积胸口不散,普通僵尸散了这口气即可降服,若照着起尸分类理论,倒也算得上是“气起”了!

“起尸实不能类同于僵尸,我等不可牵强附会,不懂装懂!否则稍有疏漏,便难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眉道人却摇了摇头,对此说法并不赞同。

另一名弟子不觉长叹出声:“自东陵一战之后,中原尸鬼已近乎绝迹,这些年来所有妖邪鬼蜮,还不是国外的祸水东引!”

蓦地寺庙的一对铜门大开,两人从中慢慢走出,出现在一眉道人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