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传学授艺(第3/5页)

“方圆篇”则阐述如何将真气在外吐内蕴之间形成独特的领域、气场,与其他篇章配合,有无穷无尽的实用法门,比如配合“沉浮篇”与“聚散篇”就可以将真气围绕方圆一丈形成一个凝而不散的,比空气更轻的气罩,就可以带动自己悬浮升空,颠覆非天人高手不能凌云翔空的常理。若配合“真幻篇”与“清浊篇”在白昼时以外围气罩折射扭曲光线,在黑夜中以气罩吞噬光线,或者模拟四周环境,则可以在相当程度达到隐形匿迹的效果,同时也可用于消弭自身发出的一切声响,精于此道者,将是极为可怕的刺客。

“蓄放篇”不仅涉及自身真气的储存释放,还可将真气寄蓄于他人或者外物,循机释放,其理论根据,已经开始涉及质能转换原理……

“散聚篇”不仅仅关系到真气的聚与散,而且还推广到热力学“熵值”论以及混沌效应……

……

当高翔从书中的内容回过神时,这才发觉日已西斜,不知不觉中大半天已过。而王宗超与陈囤不好打扰他,只在一旁泡茶闲聊,茶水都不知道换过几盏了。

“这书……”看着王宗超,高翔一时实不知道该以什么词汇来形容这书,任何精奥玄妙,威力奇大的武功秘籍,都无法比拟这本《阴阳易转论》。

只因它彻底抛弃了任何玄之又玄,高深晦涩,语焉不详只可意会的语句,用一系列富有逻辑且可以实证的描述将真气的特性与用途说明得一清二楚,开始将其全面理论化系统化。

读过这本书的武者,虽然武功不会马上跃进到何等惊世骇俗的地步,但内功的修炼与应用却无疑从此脱离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阶段,走上一条清晰具体富有理论支持的阳关大道。许多被各门各派视为秘而不宣的独门绝学奇招,对于他们来说都也不过是《阴阳易转论》上早有概况的某种真气的运用方式而已,不但可以轻易模仿再现,而且还可以抛弃其中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枝蔓,将其大幅简化,直指要害!

哪怕武功已经到了天人境界的高翔,对于许多真气运用方式也只是停留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主义阶段。即使他可以如呼吸般娴熟自然地轻易运用出来,却不知其根本原理,即使真心想教授弟子,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让弟子长年累月反复演练,以求其中悟性绝佳者能够侥幸做到。

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某些民间能工巧匠,虽然他们不明工程科学几何原理尺规作图,但却可以设计、制造出连这方面专家都要惊叹折服的,高度精准巧妙的建筑与器具。但这些却都是他们凭着过人的天赋与长时间积累下的深厚实践经验才能达到效果,很难推而广之,也很难更进一步了,更不提他们还有诸多“传男不传女”之类行业规则。

正因为如此,高翔非常清楚这本《阴阳易转论》一旦广泛刊印,必然能够摧枯拉朽地彻底摧毁几千年来中华武学浓重的神秘主义、经验主义与门户之见,令武学在回归平凡的同时真正推广化普及化。让武者不再像零星传奇能工巧匠,而是像现代工程师一般可以大规模培养。同时也令同等境界的武者的能力会有一个相当大的飞跃,许多以往无法想象或者只有少数武者才拥有的特异能力将成为所有武者都视为平常的普遍能力。

“这书是拿来当基础理论教材的。将一切归结为易于理解的二元论,不算难,再往后的三才、四象、五行变化全部没有。”王宗超笑了笑道,“不久前曾提到过开武术学院,但学院毕竟不能随便选几本秘籍当教材,所以草拟了一本,你先看看有什么要修改的。”

“修改什么就先别提了……”高翔大摇其头,“我是想问你,你确定这种层次的东西,真能拿来向全天下公开吗?”

“我都说了,这只是理论基础而已。”王宗超哑然失笑,“你觉得厉害,只是因为你早已是天人高手,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不过在转瞬之间。但对于普通武人来说,哪怕要在其中某个领域练出一点名堂都需要耗费数以年月记的时间,根本没你第一感觉中的那么厉害。整个领悟、修炼的过程中,其中蕴含的思想又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