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潜龙变 尾声(第3/4页)

“袁昇,”李隆基忽然笑问,“还记得那日朕出了天琼宫时,跟你在车上说的话吗?”

在说起最紧要的第三桩赐婚之前,天子忽然岔开一句“闲话”,登时让众人都觉新奇。好在这句话也不算太闲,毕竟众人都以为,这最后一桩赐婚,必然是要给袁昇和黛绮了,而此时天子所问之人,也正是袁昇。

袁昇道:“臣自然记得。”

“那时候朕还是临淄郡王,奉命主持天琼宫的玄真法会,袁昇也在天琼宫内为玄真大法会忙碌。不料天琼宫内生出了一系列的变故,那时节我二人曾聊过一番话。”天子郑重望向袁昇,缓缓举杯,“你对我说,这个天道,其实是一直在寻找一个人,这个人,能与民休息,与民为善!这句话,朕始终记得。”

袁昇也颇为感慨,举杯道:“不错,现在陛下就是这个天道选定之人,与民休息,与民为善!”

众人都听得心神激荡,齐声赞叹。君臣同饮了一大杯。

李隆基放下酒盏,目光悠远起来,叹道:“自则天圣后晚年迄今,十余年间,先后有武氏、二张、韦后、太平公主等人乱政,牝鸡司晨,荼毒天下。好在如今,大唐终于到了大乱之后的大治之时。”

众人听了更觉感慨万千。诚如李隆基所说,这个天下,在武周时期的则天女帝晚年起,便陷入了各种党争旋涡中,什么武家党、李家党,其后中宗李显登基,又多了韦家党。更奇特的,则是出现了大批女性干政强人,前有武则天、上官婉儿,后有韦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当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前者甫灭后者继。

这些强横的当权者皆是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与民争利。远的不说,这已是太平公主政变覆灭的第三日了,而对太平公主的抄家还没有完成。因为公主府内财货堆积如山,珍玩宝物可媲美皇宫大内,其府内的羊马、园林和放债息钱,只怕数年都收不完。大唐帝国经过这些宗室豪强的连番侵蚀,甚至已经摇摇欲坠。

“好在这些乱象,都结束了。这个天下,也该长治久安了。”李隆基眯起眼,望着西天那抹璀璨的霞彩,沉声道,“朕已经想好了新的年号,就叫……开元!”

“开元,好名字!”王琚昂然道,“陛下睿智圣明,班固《典引》有云,‘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于太昊皇初之首’,正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有此开元盛名,必有开元盛世!”

众臣又是一阵激动。这次大变之后,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被扫灭一空,李隆基大权在握,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真皇帝。而他英锐奋发,多谋善断,是个难得的雄武之主,大唐也终该迎来真正的大治了。这也正是王琚、袁昇、陈玄礼等嫡系近臣随他浴血搏命的热望所在。

龙舟上群情激昂,众人齐齐举杯痛饮,更有人热泪长流。

“这第三桩赐婚嘛……”李隆基这时才拾起先前的话头,目光却戏谑般地从黛绮的脸上划过。波斯女郎的神色颇为紧张,要与心上人喜结连理,其实她面临的难度远超青瑛。

望见黛绮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李隆基终于不忍再卖关子,却叹道:“袁昇,这一次你要感谢青瑛,这可是她亲口向我恳求给你和黛绮赐婚的。不过此次荡平大逆,袁昇、黛绮虽然居功至伟,却百密一疏,竟让大逆主谋胡僧慧范逃了……”

听得天子话锋一转,说起那晚荡逆的疏漏之处,众人的神色也紧了起来。当时凌烟阁火起,慧范苦心孤诣所布的法阵土崩瓦解,但公主府那五百死士被尽数扫荡后,慧范居然神秘地失踪了。袁昇当时已昏厥,而黛绮全力救助袁昇,拼命逃离烈火熊熊的凌烟阁后,自然无力再追查慧范了。事后大火熄灭,检验凌烟阁时,却一直没有慧范的踪迹。

“此事让朕寝食难安。限你十日内务必将慧范给朕找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哪怕将长安掘地三尺!”李隆基将酒盏向袁昇高高举起,“擒得大逆主谋慧范,朕给你们赐婚,还要亲临婚典。”

群臣听得都暗抽了一口寒气。走了主谋慧范,这不仅是天子的一块心病,也是朝廷一大心腹之患。但传闻这慧范机诈百出,若想在十天内擒得他,委实是一件天大苦差。黛绮的脸色瞬间便委屈起来,青瑛忙悄悄拉住了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