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潜龙变 第五章 惊鸿一舞拼狭路(第5/9页)

适才江梅儿舞惊全场,这大丫鬟自然认得她,见状松了口气,道:“原来是你们盈霞社的人,这小子好不懂规矩,姐姐你可得管好了。”

江梅儿向她笑笑,扯过了李隆基,低声埋怨道:“让你自己找个清净地方练练那段新曲子,怎么跑到人家后园来了……”

那大丫鬟听了,疑心尽去,捧着醒酒汤款款走入书房。

江梅儿见李隆基还盯着书房那边,心中有气,嗔道:“还不快走,你惹的事还不嫌少?”

李隆基忽然握住了她的手,拉着她闪到了假山后。他的手温暖有力,江梅儿的心不禁怦地一跳,正想说他,忽见李隆基向自己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他的目光坚定沉稳,满是疲惫的脸上却闪着一抹莫可名状的贵气。她心中霎时一阵凝定,那种奇怪的感觉再度袭来,仿佛这个男人的任何安排都让她很放心。

这时书房内告别声起,那位金吾卫官员要赶往别处传报,邓老夫子便微笑送客。二人官职相差太大,邓日用只送到书房门口,便遣那亲信大丫鬟引着那金吾卫官员去了。

邓日用一脸疑惑地回到书案前,默然抽出了一支笔,寻思着适才那金吾卫官员老金所传的古怪信息,心绪起伏,只是握着笔呆坐。

忽然人影一晃,一道高瘦的身影慢慢坐在了对面。邓日用一凛,抬头见是个脸泛青气的青年艺人,正想呵斥,忽觉这艺人的眉眼有些眼熟。

“你……你是……”邓老夫子陡地想到金吾卫官员适才说的话,本能地便想大声呼喝,但一见对面青年那沉稳的目光,一声喊竟噎在了喉头。

他太熟悉这目光和神情了,他不相信世间还有这样形神尽妙的易容术,便只犹豫道:“你……到底是谁?”

李隆基不答,只从笔筒中拈起那支最粗的狼毫,慢慢地蘸着墨,调着笔锋。

江梅儿被李隆基扯进了书房,这时本觉得无比冒失,正想告罪离开,但见李隆基慢条斯理地润笔,心内疑惑大增:“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这位大官邓大人,会用这样略带敬畏的眼神看着他?”

李隆基已经落笔而书,笔势沉厚遒劲,秀美多姿的四字隶书跃然纸上:南山同寿。

邓日用突地站起了身,颤声道:“难道……难道当真是今上?老臣老眼昏花了,求您开一下御口……”

“南山同寿”这四个字正是当今天子李隆基御笔所赐,这笔迹和气势,寻常人等绝对模仿不出。

李隆基仍不言语,又换了一支略细的鸡距笔,扯过一张雪白的益州麻纸,写道:“卿上月‘尊儒圣抑佛道’之谏,及引马周‘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之语,皆为老成谋国之论,惜乎用力太急,今形势纷乱,不宜取此险急之策,故朕置而未应。”

邓日用花白胡子抖成了一片,呼吸急促起伏,道:“是,是,原来如此……”

李隆基又抽出一张麻纸,写道:“近闻卿老病甚笃,朕甚忧之。中和丸大益脾胃,朕当命御医精细调制,此药宜每日进补,断则药力不继,万嘱万嘱。”

“是……正是……老臣都记得……”邓日用的眼中已泛出浑浊的老泪。

原来这位老夫子身为儒家泰斗,上个月曾上书皇帝,直言今上与太上皇佞佛崇道太过,治国之道当以儒家为尊,循中正醇和之道,又批评近年朝中豪奢之风不减,建议皇帝重读贞观名臣马周《陈时政疏》中“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之语。可惜,这番费尽心思的大道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回应。

而此刻李隆基所写的头一段话正是对此策谏的回答,直言他建言虽好,但在当前纷争暗涌的大形势下,皇帝是不敢用这种刚猛之策的,只怕会冒犯太上皇等各方显贵利益。

李隆基写的第二段话,则是半月前他亲笔给邓老夫子所上的请致仕书写的最后一段批语,温言安慰老夫子仍须为国尽心效力,至于脾胃衰弱的老毛病,可用御赐的中和丸进补。

这两段话都是君臣间极私密的书信,绝无第三人可知。邓日用这时再无怀疑,扑通一声,直挺挺地跪倒,哽咽道:“陛下,请恕老臣年老昏聩之罪……”说着砰砰地叩头。

李隆基静静端坐,直到这位老臣连磕了三个响头,才伸手扶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