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大旗 第十七章 鹰燕双杀(第3/4页)

于是他倒了下去,血洒台下,随得一声惨叫。

这是史文圣刚好续了下去:“金方金太子胜曹七,已经连赢两场——”

众人立即大怒,纷纷站起,跃跃欲试,猛听一人朗声道:“慢着,切勿作无谓牺牲!”

另一人漫声道:“让我俩领教领教金太子之高招!”

这两人一发话,就把其他人的话音盖了下去,众人一看,只见两个懒懒散散的人,长身而出,正是不同道人和化灰和尚二人。

烈日已不再炎热,斜西的躲在云堆里,像一块无力而发光的湿水棉花。

而宋金两国大旗,在旗杆上,夕照下,犹猎猎飞扬!

化灰、不同,已上了擂台。

一下子,台下变得鸦雀无声起来。

化灰和尚忽然道:“两年前,我们在东海遇上龙大侠,知道他是剑中之雄,不禁邀约与之比剑,比剑的结果是——?”

不同道人淡淡笑道:“我俩始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我,龙大侠在五百招内,破去我们双剑合壁。”

化灰和尚道:“是的,所以我们对龙大侠的剑术造诣,极是深佩,也因为如此,我们在这两年来,痛下苦功,把‘长清’、‘长乐’两种剑术,删了七式,增了一十八式。”

不同道人道:“就算此刻龙大侠要与我们过招,我们也可以有把握在三百招内击败他。”

只见台下的龙在田,不住点头,却说不出话来。

他以前虽击败过化灰、不同二剑,但适才他亲眼见到这两人一剑击败呼桑兄弟,便知道其进步非同小可,自己单剑已非其敌。

化灰和尚继续沉思道:“我们之所以不再斗龙大侠,是因为他德高望重,仁义天下,剑术即是心术,若论心剑,我们已不如他,又何苦找他比有形之剑。”

不同道人颔首道:“所以,我们一直没有再找龙大侠比剑、并追随其左右,学习无形之剑。”

化灰和尚忽然脸色一凝,道:“便是今日——”

不同道人脸色一变,疾道:“你伤了龙大侠——”

化灰和尚接道:“我们要与你——”

不同道人道:“一决生死。”

话一说完,宛如蝴蝶,左右分飞。

分飞中,一剑碧玉,一剑黄玉,夹击而至,快如电击。

金太子右手金剑格碧玉剑,左手剑架黄玉剑!

化灰和尚剑势一转,黄玉剑反削金太子手腕。

不同道人剑势一反,碧玉剑刺金太子拇指。

金太子的金剑在指掌间飞旋,砸开两剑。

化灰和尚沉腕出剑,剑抹金太子的小腿。

不同道人震剑圈点,飞卷金太子的腋下。

金太子一声大喝,双剑舞得天衣无逢,把所有的破绽封死。

可是化灰和尚看也不看,剑尖疾点金太子右耳。

不同道人动身反剑,剑斩金太子的足踝。

金太子大惊,身退,险险封过,化灰、不同又挺身而上,眨眼间已搏三十招,金太子连反攻半招的机会没有。

原来这化灰和尚和不同道人,两人生性懒散,不理俗务,心清意明,平生别无所好,只喜欢游戏人间;直到五年前,他们在衡山之巅,目睹天涯三绝手之剑绝易水寒大败“扬眉剑”楚冠玉,认为是平生仅得一见,剑之光华,已达极峰。化灰、不同,从此埋首剑理,乐不知返。

这两人原是天生聪敏,悟性特强之人,只不过三年时间,他们的剑术,已有“长乐”、“长清”二剑之称。

原因在于他们不仅练剑,而且修剑术,鉴名剑,并悟剑理,明剑气,所以成就也比别人高,进步更比别人快。

岂料两年前他们云游东海,见淮北大侠龙在田淮水讲剑,豪性大发,约其切磋观摩,一比之下,因化灰、不同剑招磨练还未到家,终于在经验应变上被龙在田单剑击败。

这一下比武之后,化灰、不同却成了龙在田的好朋友,两年来未离开过淮北一带,但他们也知自己剑法尚有瑕疵,于是加紧练习,功力大增,并加了一十八式,这一十八式,就称为“误打误撞、无所谓有所因一十八剑。”

原来这误打误撞,无所谓有所因一十八剑,特点是一旦展开,一气呵成,根本使别人无机会出招,也不管是否成剑招,或是否命中要害,反正剑势抹拖扎捺,点圈卷拖,皆无所谓,只求伤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