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根鱼骨(第8/14页)
斜椭圆形的鱼肉,就是为了在吞下时可以让其中的鱼刺滑过咽喉直接卡在食道中,这样便不会有鱼刺卡喉的感觉。而猛然回头,则可以让鱼刺准确定位。因为紧张转头状态下的人会憋气涨胸,胸膈胸肌用劲,脊背绷紧。这样便可以让鱼刺恰到好处地斜搁在靠近左侧心肺上侧的食道里。
一阵查看情况,确定无事,世宗再邀大家入席同享酒食,这时候搁在食道中的鱼刺已经开始恢复硬性。当世宗再有一口食物咽下后,正好是将这根鱼刺斜斜钉刺进食道壁。而随着之后鱼刺越来越硬,吞咽食物的次数越来越多,鱼刺会越插越深。之后再纵马奔驰一路颠簸,身体肌肉的反应进一步促使鱼刺运动,这根鱼刺会刺穿食道、刺透肺叶,慢慢靠近心脏。
而一旦到了这个程度,每次身体震动、每次饮食、每次咳嗽,甚至每次说话、每次呼吸,所牵涉的肌肉运动都会成为鱼刺在身体内朝着心脏靠近的动力,直至最终刺入心脏。
这个精绝且玄妙的刺局有几处实施难点,一个是地点的选择,可以吃鱼并且能让世宗留下吃鱼的地方真的不好找。其实之前他们已经选了好几处地方,世宗都是从旁边经过,根本未加留意,更不要说停下吃鱼了。还好终于有个鱼园洼把世宗留住了。
再一个,这个刺局虽然无需离得世宗太近,却是需要将他吃鱼时的状态观察得清清楚楚的。鱼园大门旁边有个草亭,站在世宗护卫的角度考虑,草亭四面通透,可以观察到四周远近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危机作出反应,所以草亭是鱼园中饮酒吃鱼最为安全的位置。但草亭通透同样可以让外面人看到里面的情形,比如说在水边捞鱼的郁风行。距离虽远了些,但他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周世宗的一举一动,这样也才能在周世宗将鱼肉送入嘴里的刹那发出“唤牲哨”。
还有些难点其实有赵匡义在就不是难题了。在先遣卫的探报中故意突出鱼园洼信息引起世宗注意也不算过分。作为先遣卫,把两个人安排在一个穷乡僻壤的鱼园中冒充捉鱼、捕鱼的伙计完全没有问题,让鱼园中老板伙计配合着编词讨世宗欢心也没谁会觉得奇怪。将活的虎齿毒刺昂一路提前运送到这里也不是难事。而这一切难点都解决了,整个刺局中众多巧点便都对上了。一个精绝且玄妙的刺局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巧点都对上。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巧点对上了。
即便刺标是欲霸天下的周世宗柴荣,只要是刺局的巧点对上了,肯定也难逃索命一刺。但这个刺局的成功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没有先进的医学技术。要是像现在有个内窥镜、透视拍片什么的,一根鱼刺是杀不了柴荣的。
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司马光赞其“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但就是这一代杰出帝王,却未能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宏图大志,最终死在刺局之中。而这刺局并不仅仅是一个齐君元那场用鱼刺做成的刺局,还有一个牵涉诸多国家和天下的刺局,或者说是一个推动历史、改写历史的刺局。
鱼园洼刺局成功后,齐君元和庖天下、郁风行三个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随着先遣卫再次回到东京城。因为周世宗虽然已成病态,但还未曾断气,谁都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出现医道圣手救了他。所以在没确定其死亡之前,齐君元他们依旧要随时准备再刺、三刺。
到了这个阶段,齐君元已经不再担心自己会被当成弃肢了,因为这个刺局不管成不成功,已经是将赵家拉扯上了。不过齐君元仍有些担心会有被灭口的可能,周世宗最终被刺身亡那还无所谓,万一被什么人救活,那么赵匡义肯定会顾虑自己策划刺杀的事情败露。如果接下来还有妥当刺局再刺周世宗,赵匡义可能还愿意一试,如果没有,那将他们灭口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齐君元的猜测可以肯定有一半是正确的。只要周世宗死了,那么赵匡义便再无顾忌,甚至还会主动透露一些信息出来。这样才能逼迫得哥哥赵匡胤没有退路,只能兵变改朝。所以当周世宗的死讯传出之后,赵匡义再没闲暇去理会齐君元他们了,而是兴冲冲地跑去找赵普,很直接地将赵家替代柴家、推哥哥赵匡胤登基的意思透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