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跃出金陵(第8/11页)

问题是赵崇柞、毋昭裔都不在成都,而唯一能说动孟昶的王昭远完全改变了最初的态度,不留任何余度地要将赵季札往刀口上送。王昭远这样做是权衡过的,他生怕赵季札拖着不杀,万一什么时候说错话或者为了保住性命,将自己与他暗中筹划先取功绩,再联手秦艳娘,一起对付毋昭裔、赵崇柞和花蕊夫人的计划透露给孟昶知道。所以杀赵季札是必须的,这是后患,必须灭口。

“就这样杀了是否显得草率,要不先收监,等毋昭裔大人回来让他细审一下,然后再广告天下枭首示众。”孟昶这想法还是很稳妥的。

“皇上,此时此刻乃国家危难之时。如此殃国大罪之人,必须果断处以极刑。这是为了显示皇上的霹雳手段,和对此行为者的痛恨。同时也是警告其他官员将帅,当奋勇向前,不吝生死。”王昭远说得也很有道理。

最终在王昭远的促使下,孟昶连赵季札的面都没见一下就下令将他处死了。赵季札之死如果从源头上论,其实应该算是被王炎霸刺杀的。只是这样一个将“魇魔唤魂”技法运用于正常交谈的刺局,这世上已经没有几人能够窥破。

买花钱

就在王昭远劝说孟昶立即处死赵季札的过程中,蜀国后宫分钗廊中正进行着另外一番争斗。这是一个双方人数非常悬殊的争斗,但挑衅的是人数仅为一个的秦艳娘,被挑衅的是花蕊夫人和后宫一大群的嫔妃。一般而言,主动挑衅的往往是胸有成竹的,所以即便人数悬殊非常大,仍是无法判定谁会最终占到上风。

今天是发放后宫各嫔妃月例花费的日子,也就是所谓的分发“买花钱”,后宫中这件事情一直都是由花蕊夫人负责。这并非一件容易做的事情,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大周入侵蜀国,各种费用都紧张,所以后宫中的月例也有所削减。因为这些月例花费来源只有部分是宫需府供给,还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外官、外域和蜀国辖下部族进献的供奉。由于战事吃紧,局势微妙,所以这部分供奉有的暂停了,有的缩减了。这样一来可以分发的月例费用很明显地大幅下降,搞得宫中嫔妃们最近都嘴尖鼻子翘的。

宫中分发“买花钱”本来就是个很为难的事情,因为除了宫需府给的是铸钱外,入宫的供奉都是东西。这些东西不可能每个人都分过来,价值上也有高有低。但是花蕊夫人却能衡量好价值高低、数量多少尽量做到公平。至于谁中意什么东西,那么在分发完之后嫔妃们私下里再交换调整。

女人最多事,特别是关系利益和面子的事,所以花蕊夫人再怎么公平都还是会稍有差距的。以往凭着花蕊夫人受宠的地位,稍有些差距也没人敢和她啰嗦什么。但是这两个月来却好像有些异样了,有些嫔妃在分发出现差异时会直接与花蕊夫人理论。而且对大幅下降的月例也有很多抱怨,并不忌讳花蕊夫人是否在场。

花蕊夫人心中很清楚,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和秦艳娘的入宫有很大关系。原先可以说是自己一统后宫,但是现在那秦艳娘却夺了半边去了。而且从她的各种做法以及现在在民间百姓心中的地位来说,甚至已经超过了花蕊夫人。

“今日我不再多说了,月例依旧是少了,原因大家也都清楚。但我知道这月例并非不够用,大家都节俭一点,就算是替皇上分忧吧。”花蕊夫人坐在分钗廊中,轻柔柔的话音中却透着股权威。

当看着已经分好的不多的月例后,有些嫔妃却开始低声诉起苦来。不过附和的人并不多,这些嫔妃大多是来自官宦、贵族人家,很多事情还是拎得清楚的。眼下国家局势吃紧,不要说月例少了,即便是停了、没了,又能怎样?总不至于逃出宫去吧。

“依次领了吧。抱怨不抱怨都这么多,有总比没有好。你们只当是简衣素食为皇上、为蜀国念佛祈愿,只盼望这状况早日过去,只求得国家安泰、皇上安康。”花蕊夫人句句是肺腑之言。

众人再无话说,让贴身宫女依次上前领取月例。

“且慢!”突然间一声娇啼若琴音绕梁,随即环佩叮当,香风轻漾,一个妖娆的身影往分钗廊中款款走入。

众人回头看去,来的是一个她们全都不认识的女子。但是从华贵的服饰上看,这女子分明是宫中的。而且所戴钗饰的价值都不菲,一般嫔妃很少能够拥有。女子的长相似乎并不比任何一个嫔妃俏丽,但是面容、眉眼之间的搭配却透着没有瑕疵的完美,那是一种连女人都难以抗拒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