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巨型怪蛇(第7/12页)
脑袋只从挑檐下露出一半便缩了回去,那双眼睛更是一晃就不见了。但是缩回去并非害羞躲避,而是为了蓄势攻击。就像齐君元的子牙钩一样,弯曲之后才能蓄力,然后才能以不可思议的力道弹射而出,似流星、似强矢。不过此处的可怕怪物真不能用流星、强矢来比喻,因为它实在太大了,就像一根可以弯曲自如的梁柱,又像一根能够急速飞行的巨桅。
只有哑巴还来得及反应,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发现了隐藏的暗坎(藏在其他坎面背后的坎面)活扣(把人和兽子等活物作为杀人器具)。也只有哑巴能应对如此庞然大物的攻击,因为他除了天生神力和刚刚才显示出的极致巧力外还熟知兽子的特性。但是怪物的攻击速度已经让哑巴来不及再使用弓弩弹子等武器,所以他索性迎着那可怕的、硕大的怪物冲了过去……
明堂处共有“哼哈双柱”“倒天门”“画窗飘钉雨”“家神挡邪”四道坎面,在石桌面撞击门槛后全部启动释放。但是汤吉刚才听到的所有声音里却没有第四道坎面“家神挡邪”的声响,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声响,而是因为响声很小,小得连“画窗飘钉雨”中一颗三棱钉击射在地面的响声都比不上。因为这一坎启动的声音只是滑开了一道门,一道轴槽润滑得在开启过程中几乎不发出声响的门。
这个门就在明堂挑出的檐头下,不注意的话根本不会想到那里还会有个门。从这个门可以看出明堂采用了隔板吊顶,将上面斜角部分隔出个空间,而这道门就是用来钻进这个空间的。可是明堂祭天祭祖的地方,一般是不会隔顶的。古代建筑中有种叠砖结构的,还专门在顶上设留六角孔洞。这孔洞除了是结构本身所必须留的稳固孔外,它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要与天相接,冥冥之中由此传达自己的心意。即便不是采用这种结构的,也是要让明堂上方空荡无异物,可直接看到梁木和椽木。而此处的明堂偏偏要将上方分隔,而且还装设专门的滑门,这只可能有一种解释:为了设置坎面。为了设置此处鬼肠子结的第四个坎面“家神挡邪”。
其他的坎面启动后便立刻释放,扣子一下放光。但是“家神挡邪”的坎面在启动后并不急着释放,而是要等着你的人过去,让坎面中的扣子觉察到了人味儿、血气才会有所动作。因为这是一个兽子坎,用的是活爪子。
挑檐下的门洞很难发现,即便是离得最近的汤吉也未曾看到。而哑巴之所以会注意到那一处的异常并死盯住不放,那是因为滑门打开后他闻到了某种味道,某种带有腥臭的兽子味儿。
兽味儿中除了腥臭外还带有阴晦和湿寒的气息,这让哑巴一下就想到了蛇蟒、蜥蜴之类的爬虫子。但是现在初春寒意依旧料峭之时,这一类爬虫子还未能完全由僵返活,所以哑巴马上锁定了为数不多的不惧寒冷的蛇虫。不惧寒冷的蛇虫,可以养于屋脊之中的蛇,而且还是养在一个王爷、一个皇位继承人的宅居明堂中,用于攻击偷偷闯入的刺客。具备这几个条件之后那么这里的蛇虫便不是一般的蛇,要么很多,要么很大,要么很毒。哑巴很快就想到了一种和这些条件符合的,而且也真的算得上怪物的蛇,一种长角长鳞体型巨大的蛇。
而当滑门中的东西钻出并飞射而来后,哑巴立刻知道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也知道此刻自己还需要立刻迎上去,抱住那条比怪物还像怪物的巨蛇。
巨蛇的名字叫独角鳞蟒,也有人将其叫做盘屋龙、一线鳞蛟、肉角青脊蟒。《平南记事》《水升平记事》《宁滩人语》等书籍中对此蛇都有详细描述。这是一种无毒蛇,体型大,一般都有碗盆口粗,最大的据记载有水桶粗。除了粗大,这蛇的特点是头顶处有一块突出,像肉瘤,更像一只独角。还有一个特点是脊背上长有青鳞,但是从背颈到尾部仅仅只有一道鳞线。
独角鳞蟒就是在古代也极为少见,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生存区域,因为它有不畏寒冷的特性。这种蛇一般都是在古老房子、破旧殿堂以及其他各种废弃的建筑中偶然出现的,正是因为平常生活在无人的老旧建筑中,所以独角鳞蟒极易被惊动。而独角鳞蟒虽然无毒,但是体型巨大、力量奇大,遭到惊吓之后极具攻击性。它的攻击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体大、力大、速度快。一般体型的独角鳞蟒就能吞下整只羊,缠死大水牛。攻击的速度也是极快,可以追上奔跑的兔子、惊飞的鸡,丝毫不受它硕大体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