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歪招(第6/12页)
无独有偶,时间还未过午,设在江中洲西岸浅湾的接引点也收到了几十坛酒和一封书信。
这封书信是赵匡胤亲笔所写,然后派遣了张锦岱带着这封书信和水军调动军令从蜀地直接赶到汉水水军大营。再随沿江而下直插南唐腹地的水军船队同行,将信件带到江中洲。
酒也是以赵匡胤的名义送的,送酒人说是赵将军珍重朋友情谊,别后思念甚切,所以让水军顺便带些好酒予以品尝。这一说其实就把酒的意思说复杂了,入口醇烈的酒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书信中的内容很是客气、婉转,不过倒是把酒的意思给澄澈得很清楚。赵匡胤所出策略是要以少量水军对南唐进行袭扰,让其自顾不暇,腾不出手来出兵夹攻大周以解蜀国之困。所以派出的水军虽然看着势大,实际战斗力却不强,所以从一开始就没准备与南唐水军正面交锋。但既然是袭扰,总不能露个面就往回走,更何况来时突然,南唐没有什么准备,让其长驱直入。回去的话,沿途南唐的水营都进入战备,说不定就在哪个有利位置布下战局静候大周这支水军。所以赵匡胤在想出策略的同时也想好了这支水军的去处,那就是让它消失,让南唐再也找不到它。这样不但可以保存力量,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突然杀出。而且对于南唐来说会成为一个始终存在的隐患,袭扰的效果将达到最好。
让一支船队在大江上消失虽然有很多途径,比如说大江的支流、港河、湾滩等等。但是由于船队所在位置是在南唐境内,这些途径都不够稳妥,所以权衡之下最好的掩藏点是在江中洲。
江中洲范围极广,遍布芦苇蒿草,而且洲上隐蔽着纵横蜿蜒的深水水道。一队水军战船往水道中一钻,除非是飞在天上才能把它们找出来。而这一点赵匡胤和李弘冀的思路竟然完全一致,李弘冀也是想着要将一支水军暗置于江中洲。
所以收到的南酒北酒虽然都是美酒,但是与平常自制的劣酒相比,喝酒的人反倒喝得没有那么酣畅。这两碗酒应该端哪一个?又该怎么才能端稳端平?而从眼下情形来看,把哪一个酒碗丢了、泼了都不妥,洒出来的都可能是血是泪。
南北全
“郑尚兄弟,你不是会呼魂唤鬼的手段吗?要不起了阴卦,问问那些鬼魂该怎么选。”厉隆开半真半假地说道。
“鬼魂说鬼话,你这大活人敢信它吗?”郑尚回道。
“你倒也是大活人,那你说该选谁,看我能不能信。”
“要我说还是喝北酒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周现在的状况正是我们可以大捞一笔的时候。之前灭佛取财,最近又是女捐,积聚的钱财大部分都是要用来换粮换盐的。我们只要抓住机会得到其中一部分的利益,日后便可以洗手不干了,也去过过员外、富商的日子。”看来郑尚是看好大周现在可以发的乱世财。
“我们最近暗道运粮所得收益摆在那里,虽然比往常丰厚得多,但还不至于到洗手不干的地步。再说了,我们几个可以洗手不干,那一帮的帮众又该如何过活?所以立足之本还是不能丢,至少是没到丢的时候。”厉隆开并不同意郑尚只顾眼前的建议。
“说到立足之本,我倒是另外一种看法。现在大周虽然国内困窘,但这种状况下依旧对蜀用兵,可见其强势之处是兵强,要以掠地夺城之策改变国内困窘。而现在又以水军入南唐境,由此可预见到大周在攻蜀之后定会再对南唐用兵。而南唐兵力肯定不是大周的对手,到那时南唐被攻下部分地界甚至全部地界,立足的根本可就是大周了。”郑尚的分析倒是很有道理,一个帮派匪首能有如此见解和眼光确实不多。
“你所说是长久之后的事情,而且没有定数。但择定让哪一边的水军入江中洲却是眼下要办的事。如果拒绝南唐,他们一怒之下派兵扫荡江中洲,那可是等不到大周将南唐攻下的时候我们便得舵塌人散了。更何况梁大把子现正在为南唐朝廷做事,从他那里论的话江中洲于公于私都还算是他的地盘。他现在是没有出面,出面的话这南酒北酒还有得选吗?”厉隆开虽然平时和郑尚关系最好,但在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是不会让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