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面合围(第6/12页)

灼烫的感觉很快消失,但是庙祝是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双眼的。睁开双眼后的庙祝发现那两束本该让自己从此变成瞎子的佛香不见了,手持那两束佛香的人也不见了。而此时周围已经变得更加混乱,惊呼声、尖叫声、呼救声、呻吟声响成一片。

这些声音此时才响起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齐君元从抛钱、拉人、吹香、插眼这一连串的动作其实只是在瞬间做成。当人们看清眼前情形并反应过来时,齐君元已经从被扑压塌了的枝杈形烛台上跨步过去,绕过拜榻前插香的香炉,随手将手上的香插在香炉里,然后汇入出庙的人流中迅速出了城隍庙庙门。

当人们已经开始自发地疏散人群救助伤者,那庙祝才从长时间的惊魂状态中恢复过来,也是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两个同伴都已经命丧黄泉。但至于自己是如何躲过一劫的他却完全不清楚,像这样一个瞬间将自己两个同伴灭杀于当场的高手本不该突发善心放过自己的。

城隍庙里虽然死了两个人,但是这事情应该不会报到官衙里去,只会请来这一带的保长或者更高一级的里长出面验证一下,然后通知家属前来领尸。庙里以及周围邻里、有善心的信徒们再捐一些钱财,贴补一下死者家属也就算了。因为没人能看出这是一场搏杀带来的后果,都认为是进庙上香的人太多太过拥挤而导致的意外事件。

这次暗中对局杀人脱身,再次显示出齐君元“随意”的特长。城隍庙里的所有设施包括地砖、立柱、枝杈形烛台都成为他布局的设施,佛香、蜡烛、铜钱碎银都成了他的武器,而最为重要的是他巧妙地利用了人,这些人包括拥挤的香客,更包括了那三个刺客自己。

有一部残本《众寇坊间列传》,是北宋时荆州人沈青麟所写,其中有个“城隍庙明杀双强”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记录的齐君元这件事情。

齐君元出了城隍庙,此刻的他并没有因为顺利脱身而感到欣喜,相反他的心中比刚才发现了三个会对自己不利的人时还要忐忑不安。因为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情,这件错误的事情可能是出于误会,可能是由于某些人的失误,但更大可能是有人故意设下的兜子。而且是个双面兜,不管自己是陷入还是脱出,其实都已经中了别人的招数。

四面围

虽然忐忑不安,虽然满心惊疑,但齐君元出来后并没有走远。因为他是到这里来等人的,而现在等到那些人比他进庙前显得更加重要,有些事情、有些问题或许在这些人身上就能找到,所以齐君元觉得自己必须等,而且一个都不能漏。

再有齐君元知道自己在里面制造的事情不会惊动到太高等级的官府机构,更不会让别人把这件事情和不久前刺杀防御使联系起来。虽然在最后一刻他收手放过那个庙祝,虽然那个庙祝顷刻间死了两个同伴,但齐君元可以断定庙祝不会将自己杀死这两人的事实告诉给任何不该知道的人,那样做的话也会暴露他的身份。所以齐君元依旧可以在这里耐心地等待自己要等的那四个人到来,只要是那四个人还能如期出现。

没错,齐君元现在只是将那四个人定位为自己要等的人,并没有将他们当作一起做刺活儿的同伴。发生这样的改变就在刚才,就在他将烧得红旺的香火强行停住在庙祝双眼前的那一刻。

作为一个被别人盯上的刺客,在设法脱出对方布局时,除了保证自己安全顺利地离开,还要尽量做到干净地“抖翅”(消除踪迹),避免被对方始终坠住尾儿。而“抖翅”最直接最彻底的方法就是将见过自己和交过手的对手杀死,这样他们自己无法坠尾儿,也无法告诉其他成员自己的特征,指导他们该怎么坠上自己的尾儿。

齐君元熟知这样的规矩,而且对于那些会给自己造成威胁的人他是从不会手下留情的。这也是在城隍庙中对付那三人他都设计了死兜的缘故。就最后放过的那一个庙祝,他最初也是准备先用佛香烫瞎他的双眼,然后亲自推动人群让他往后跌倒。周围人都弯腰或蹲下在捡钱,推动之下,整个弯腰和蹲下的人群肯定会朝着推动的方向不可逆势地跌倒。由于只有庙祝一个人的脑袋突出在外面,所以他跌下的惯性是最大的。而齐君元在距离和角度上已经度算好了,庙祝跌下后,后脑的位置应该正好是在请香台的角上或边上。这样的话有可能是一跌致死,也有可能只是当场晕厥。就算只是晕厥,那些头埋在下面捡钱的人在突然跌倒并相互滚压在一起的状况下,肯定会很慌乱地挣扎着爬起。那样人堆中一个晕厥的人便成了大家挤压踩踏的唯一对象,且毫无防护能力。所以庙祝最终的结果应该和那个老太太是相似的,只是过程没有那么直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