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重计(第5/13页)

不过就算是老谋深算的韩熙载却也怎么都没有能窥破顾子敬的二重计和三重计。直到听说卜福将被擒刺客已经押入天牢了,他才恍然大悟知道被仍在荆州未回的顾子敬摆了一道。但此时能做的只有即刻发飞令,撤回正在往荆州集结的夜宴队高手。

不过,好在追查真相的大任最终还得落在自己身上,事情仍然可以加以控制。所以韩熙载并不十分焦急,他现在心中忐忑是因为在想如何用一个妥善的办法让李璟自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追查下来只会有害无利。从而放弃追究此事,既可以显得皇上仁厚慈善,又可以给予某些人不知底细的震慑,然后南唐还可以安枕无乱。

“韩爱卿,你之前说过要查清此事必须理清两个环节。既然方向如此明确,为何到现在却始终没能查出细末真章?”虽然李璟涵养很好,但还是听出愠怒之意。

“方向确实明朗,而且我和冯大人还分了工,各查一个环节,最后将所有结果聚集对口。但是在盘查过程中却不断生出些无法说清的旁支,所以到一定程度便遇阻无法深究下去。”韩熙载答道。

“怎么会有旁支?怎么会有阻碍?你们直接从画的来源查起不就行了嘛。不会到现在为止你们连这画是谁进奉到宫里的都不知道吧?”李璟觉得韩熙载所说要么是夸大其词了要么就是方法错误。他心中认为此事其实很简单,找到进贡画作的人便找到了背后主谋。

不可究

韩熙载知道李璟的想法,所以轻摇了下头说道:“查找画的来源是冯大人负责的,还是请冯大人详说一下吧。”很明显,韩熙载是懒得和李璟费神解释,所以将说明问题的任务推给了冯延巳。

冯延巳喉中轻轻嗯咳了下,然后提高声音说道:“这事情说起来就有些复杂了,当初内廷参务顾子敬在瀖州评测提税事宜后回归金陵,瀖州刺史严士芳和瀖州都督防御使万雪鹤让其顺便带了些贡物礼品回来,此画便在其中。当然,这过程中首先可以排除顾子敬的嫌疑,因为他如果存有异心,便不会费尽心机、历经危险将画中秘密和所擒刺客送回金陵。所以疑点落在严士芳和万雪鹤身上,但后经详细了解后得知,此画是万雪鹤从民间商家购得。所以严士芳被排除嫌疑,疑点全落在了万雪鹤身上。为此我曾派吏部专员使密审万雪鹤,万雪鹤说他一介武夫,并不识得画的好坏,更不知其中还有什么诡异邪术,只知是前朝名家所画,便委托顾子敬带入京里。”

“只凭如此一说,并不能解脱万雪鹤的嫌疑。”李璟插入一句。

“不然,因为随后我们所查发现万雪鹤购得此画并非是让顾子敬将此贡奉给皇上,而是当做礼品送给齐王的。因为他听说齐王喜爱古人字画,想日后得到齐王信赖和照应,所以用此‘神龙绵九岭’来沟通关系。”冯延巳说到此处其实已经将最有疑点的万雪鹤也洗脱干净了。齐王李景遂是被李璟指定了继承王储的,他也就是日后的皇上,所以现在一些官员给他送厚礼沟通关系,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可送给齐王的礼品怎么进贡到朕的书房中来了?”李璟没有被搞乱思维,他依旧是紧盯住来源。

“这个情况万雪鹤说不清楚,不过不能怪他,画交给顾子敬后他便再不知道何去何从了。下一步的情况应该顾子敬最清楚,但他还未从南平归来,无人询问。而且即便是顾子敬回来了,有些别人暗地里做的事情他也不一定能说得清楚。至于齐王那边,我们又不便查问,所以下官觉得还是从刺客身上下手。即便问不出真相,也能找到些蛛丝马迹,然后再将一些已经査到的情况联系上,总可以推断出些真相来。”冯延巳说的是实情,但也说得很狡猾。后面的话他已经很明显是在推卸责任,话头从齐王李景遂那边绕过,只以一句不便问就推得干净。其实这是关于刺杀皇上的大事件,皇亲国戚、王子王孙没有谁是不便问的。冯延巳其实是怕得罪了李景遂以后日子难过。

“照此看来,冯大人前前后后只是查询了万雪鹤一人了?难怪你负责的这第一个环节就此卡住深究不下去。”韩熙载毫不客气地质问冯延巳一句,话里带着些嘲讽。而冯延巳也知道自己这事办得比较欠缺,所以只当没听见韩熙载说什么,根本不搭话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