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游龙吞珠(第8/12页)
赵普已经身入官家,其实应该和江湖断了关联。但是利用一下江湖信道、打听些江湖中不算秘密的消息,以他“善学院”的出身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赵匡义让“千里足舟”将信件直接传递给赵普。而东京城中的江湖信道暗点只要一有赵普的信件,都是会从街上找到个可靠的破落户,让其将信件直接送到赵普手中。而赵普对送信来的破落户出手一向很大方,那些破落户都将给他送信这件事情当做一件难得的肥差,所以每次的信件都小心谨慎没有丝毫差漏。
但是这次的信件却是出了些差漏,那个送信的破落户在送信给赵普的途中遭到其他破落户的拦截和纠斗。大概是知道他又去给赵普送信得大好处,于是几个人心生嫉妒想把信抢来自己去送。
纠斗的结果并不严重,那个破落户还算忠诚,或者是对赵普打赏的银两忠诚,拼着命把那封密信给护着了。唯一有些问题的是信封上禁军的秘用蜡印在争抢中给弄坏了。
大周的秘行组织虽然只是以江湖经历不多的鹰狼虎豹四队先遣卫为主力,江湖上的技法伎俩知道的也不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严谨的一套。比如说密信,信封上的蜡封看似一样,其实却是有着极微小的区别的。这区别是对应了里面信件所署书写日期的,也就是说,这蜡封至少是有三十种不同,一个月中每一天都是用的不同蜡封。
蜡封坏了,所以赵普先将信件看了一遍,从字体语气上确认是赵匡义所写的,这才交到了赵匡胤手中。
赵匡胤不仅从字体语气上分析出这是弟弟赵匡义亲笔所写的信件,而且从内容上也能够确定。这是因为信件里写了两件事情,两件事情分写在两张纸上。一件事情只有赵匡义知道,是赵匡胤自己的私事。与别人没有丝毫关系,别人根本没有伪造的价值。这件事情就是他让赵匡义此次外出做差过程中,替自己顺便打听一下京娘的生死真相,到底下落如何。另外一件事情是告知巨大宝藏的秘密被蜀国争夺到手,将这个消息传递回来只为让大周早做打算和准备,及时拿出应对的措施。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别人伪造也不存在意义。而没有伪造的可能,那就根本没有必要追究蜡封的事情了。再说赵匡胤不久前刚亲身经历蜡封完好折子内容却变了的事情,觉得就算蜡封完好也不见得就是可靠信件,重要的还是要自己懂得判断。
信里提到的两件事情,对于赵匡胤来说,对于大周现在的形势来说,那是有着太多价值和意义的。拿着这封信,赵匡胤只思考了一盏茶的工夫,随即立刻上马,带着赵普直奔皇宫进见柴荣。
赵匡胤这次进见柴荣,想要表达的意愿是立刻出兵西南,对蜀国动手。而他带着赵普一同进见,是因为赵普之前就是主张立刻对蜀国用兵的,他还可以为赵匡义信件的真实性做佐证。
“立刻出兵蜀国?九重将军,我记得不久前你刚说过还没到时候。”柴荣皱着眉头回问一句。
“是的,臣之前确实是坚持此种策略,并且直到刚才,也一直确信这种策略正确无误。但是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我弟匡义发来密信,说几国都在争夺的巨大宝藏如今落到了蜀国手中。”
“宝藏落在了蜀国手中?也就是说,他们短时间中就可能国力大增,那我们不是更加不应该与蜀国对敌了吗?”柴荣又回问。
“不是这样的。宝藏的秘密就算落在了蜀国手中,但目前为止他们只是在寻找宝藏具体地点或者是刚刚开始启开宝藏的阶段,所以还不曾真正有收益让他们的国力快速提升。”赵普插了一句。
“对!所以此时应该是对蜀国用兵的最佳时机。”赵匡胤马上加以补充。“一则他们现在还未曾找到宝藏,找到了也不见得就能将宝藏启开。所以国力尚未恢复,国内依旧动荡、恐慌。此时因为宝藏秘密是被蜀国得到,其他几国都是对其心生怨恨,我们对其用兵,其他国家不但不会相助于他,甚至会拍手称快。但是一旦他们将宝藏中的财富取出,那么其他国家可能就会因为垂涎于那些财富而亲附于他,与其联盟共同对敌我大周。即便是那几国顾忌面子不与他联盟,他们也可以用大笔财富买通吐蕃、党项、北汉、辽国,从四面合攻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