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猿夺卷(第6/14页)
这一条让周行逢感到了害怕,比没有得到宝藏皮卷还要害怕。因为楚地最早为芈姓熊氏的封地,在一些正脉传承的芈姓熊氏家族中,男孩的成年礼就是在身上烙‘芈’字印。也就是说,这几队突然冒出来争夺上德塬族人、争夺宝藏皮卷的黑衣人,是楚地军队乔装改扮的。是谁暗中指使的这些人?暗中指使的人到底有着什么企图?周行逢当然会害怕,因为这些信息都在明确地告诉他,自己辖下有人在觊觎他周氏的基业。
齐君元雇佣了马车择路而行,想尽快穿过楚地腹地到达呼壶里。因为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根本不知道后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楼凤山在呼壶里的阴阳玄湖很可能已经变成一处弃地。就算目前还未变成弃地,但操控之人一旦知道自己还活着,并且正赶往呼壶里寻找真相,那么阴阳玄湖很可能即刻间就被舍弃,以免自己从那里寻到线索追查下去,最终坏了别人的计划。
齐君元赶路的速度虽快,但他一路却不失小心谨慎,全是选择城外小道、山间野径而行。毕竟自己已经成为九流侯府的目标,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
可能是否极泰来的原因,最近一直倒霉的齐君元终于到了幸运的阶段,这一路下来全是顺风顺水,没碰到一个可疑的人。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九流侯府早就将他列为“没影儿”了(死人、鬼魂、不存在的人才没有影子,所以这词是指已经被杀死的目标),已经完全放弃对他这个豁边儿(意外逃出)刺客的追查。
但是就在这两日之中,齐君元突然觉得沿途的情形有所变化。这倒不是因为在他附近出现了什么可疑的人,而是沿途一连出现好多人都将他当成可疑的人严加盘查。
这些人很明显不是九流侯府的人,从穿着、装备上看都是楚地的军卒、官差。盘查的卡位不仅设在城镇关口、官私重道,甚至就连一些不常有人走的城外小道、山间野径也都设下了卡点。这么大范围又如此大张旗鼓的行动必须是官府行为,而且主持这种行动的官家级别肯定不低。
齐君元只经过两个小卡口后便觉得不对,因为他看出卡口盘査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江湖人身上。盘査的过程非常仔细,搜身、翻货、抖碎、核辕(抖碎、核辕都是五代和宋代衙役的行话,抖碎意思是检查随身包袱行李,核辕是指检查车辆、马匹有无异常。水浒中有个险道神郁四宝,据说就是个抖碎、核辕的高手),等等。齐君元满身的钩子虽然丢了一部分,但是留下的数量仍是可观。他前面经过的是两个在荒郊僻径设置的临时小卡口,盘查军卒衙役都缺少经验,同时因为对突然调至的环境很不满,盘查时都心不在焉,所以齐君元只谎说自己是贩卖捕鱼器具的便蒙混过关了。
虽然多了两关,但齐君元却怎么都不敢继续往前走了。前面的卡口会是什么人在盘查?盘查的力度又是如何的?一旦遇到哪个稍懂些江湖事情或捕鱼技法的,那自己肯定会脱不了身的。从眼下这设卡搜捕的规模来看,那些重要路径和城镇关口上肯定会有这样的高手,所以齐君元不敢冒险。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个杀人的人,也是皇家、官府最忌讳的人,估计还是和他们追捕对象性质相近的人。于是齐君元当机立断,悄然弃车,然后独自从荒野无人处穿行,只择方向不循路。那赶车的车夫全然不知齐君元何时下的车,是无意间回头才发现雇车之人早已没了踪影,只是在车厢里留下了一串铜钱作为雇车钱。
齐君元虽然是在荒野中行走,但是在经过荒村野户时都要去人家门口窗下偷听到些谈话,借此了解楚地发生的事情。再加上他对各处卡口分布以及官家兵马运动方向的分析,很快就将前因后果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
楚地的官家行动竟然是楚主周行逢亲自下令并主持的,而针对的正点子是蜀国不问源馆。齐君元并不知道周行逢为何要对付不问源馆,但他却推测这件事情很大可能与上德塬的秘密有关。
很快,就连荒野中的道路也都不好走了。官兵、衙役的设卡范围在进一步扩大,而且荒野之中也会不时有大批的兵卒走过,像是撒网似的密集搜索,又像是在进行着频繁的军事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