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哀弦(第3/9页)

如今落得丧家狗一般下场,只能是他阴沟里翻船,太过大意所致。燕陆离闷闷不乐地沉思,郦伊杰呀郦伊杰,他看轻了这个吃斋念佛的朋友。

倚仗手下这一万兵马,他还能走多远?

“罢了,连日战事,你们都累了,今夜结营休息。我们绕过京畿,西取郾城,再攻洛阳。”燕陆离眼中光芒闪动,孟津关守将寿钟离是他昔日门客,此言一出,大将们皆知王爷有了西进潼关,再据汉中的意图,又喜又忧。

郦伊杰占了先机,诸将家小都在江宁,纵然归心似箭,两军相对时必不能讨好。江南虽好,咽喉被人扣住,暂时返乡无望,加上朝廷二十年来部署在两淮的兵力,燕陆离不打算正面冲击。

他不想经营多年的锦绣江南,成为屠杀的战场。

嘉南王府内,还有失银案存留的五十万两银子,有他历年积攒的财帛,养得起一支雄兵。那些财富被他藏在秘处,只有燕飞竹知道地方,若诸将能护住女儿安全,将来未必不能南北呼应,再图大业。

只盼郦伊杰尚未对他女儿下手。

想到云翼大营、昭远大营杳无消息的燕家诸将,燕陆离并无怨恨,他们应该已经归顺了朝廷。这是他们权衡利益后的抉择,使江宁免遭战火荼毒。

他燕陆离的不幸,却是他们的幸,依旧是忠臣良将,不受他仓促起事的牵连。

夜里,营地起了北风,呼呼刮得帐篷翻滚。取暖的炉火不时被大风吹熄,将士们冻得睡不着,便躲在帐篷里大声唱着歌。歌声随了呜咽北风传出很远,幽幽的曲调里,充溢着一种不安定。仿佛有一只吹破音的笛,凄厉地想要穿透云霄,却只能沙哑地在低低的密林里游荡,音色黑暗且抑郁。

燕陆离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怒声喝止,号令营官传令下去,不许再唱。将士们把一腔彷徨之情压在心底,越发睡不安稳,如蓄了一锅沸腾的水,每个人都在煎熬。他们小声地议论前途,追悼死去的兄弟,昨日豪气万丈的志气,今夜化作了游移不定的惶恐。一个人渺小的忧虑被千百倍放大,军士们开始权衡与评判,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兵围城,最终的结局真的会如想象那样封侯拜将?

不知是谁提起了思乡的话题,军士们噙泪隐忍,伤感地怀念过往的安逸。即将到来的春天,应是燕子筑巢,万物播种,妻子用长长的棉线缝制新衣。在这杀声动天的战场,他们看不到明日,只有凉凉的寒意,拂过身体。

燕陆离在主帅帐中,触不到外间的悲凉,可弥漫在整个营地的沉郁依然笼罩着他。他比将士们更清楚地知道情势到了何等紧迫的地步。他走上了独木桥,不归路,回头无望,咬牙径直走下去,才有活命的期望。

“王爷,我军粮草告急。”燕夜辰安抚完属下,清点了器械粮草,回来禀告,“我们不能再妇人之仁。”

燕陆离征战多年,从前也有烧杀抢掠的日子,当了王爷以来,慈爱的威名才日盛,渐渐以仁义为先。事到临头,保住大军最为要紧,他点了点头,静静说道:“下一个城池,我们要征兵、征粮,如有反抗,一律剿杀。”

燕夜辰的眼睛亮了亮,领命而去。

燕陆离的心再度沉寂下来,他一世盛名,如今遇到了最大的坎。如果他不反,会是怎样的结局?他看得很清楚,皇帝的信任是试探,是激将,是有意放虎归山,默许他起兵造反!如果他忍下去,把兵权交回朝廷,那么下一步,龙佑帝就会直接收缴燕家军三大营的兵权,让他闲散到老。

没牙的老虎,将不再可怕,皇帝几时要收拾他,都轻而易举。

他沉思良久,帐内跳动的烛火,忽然有了轻微异动。燕陆离回首,不知何时,谢红剑就在他身后默默凝视,仿佛看了千万年。

他记得这注视的目光,从小到大,师妹都在他背后,任他出风头扬名天下,她就这么倾慕地看着。唯独这一次,她的注视不再那么单纯。

“你来杀我?”燕陆离不觉扶了下佩刀。对这个师妹,他没有必胜的把握,太久的身居高位,令他练武不再像从前那般勤奋。纵然有武痴的美名,与创立天宫的谢红剑相较,他知道胜负不能轻易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