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异匠(第5/8页)
那人见他一脸奇怪之色,不由笑道:“你曾随人漫游天下,怎不信我的话?”
郦逊之听了更觉惊奇。昔日与小佛祖云游时,他曾见小佛祖做过篾匠、泥瓦匠,贩过茶叶、枣子,就连他跟在一边,也学会了捏泥人、熬糖果。小佛祖一生俭朴,所花银两皆是双手赚来,三百六十行更样样会一手,着实令郦逊之钦佩。
如今这人见多识广,气魄也大,言语中隐隐自与小佛祖相提并论,绝非寻常人物。
他谛视那人许久,忽然疑心就是小佛祖所扮,颠来倒去看了半天,拿不定主意。那人似知他所想,微笑道:“你那位朋友本领出众,早听王爷好好夸过。在下只会种花,别无长技。”顿一顿又道,“还想听故事吗?”
郦逊之忙放下疑虑道:“先生只管道来。逊之曾听闻父王当年有‘十役王’之说,不知详情,想请先生释疑。”
“十役王……”那人竟叹了口气,现出一丝苍茫之色,“你父王所经大战岂止十役?不过是后人拣出最为惨烈的几仗,取个齐全好听的名而已。”眼前似乎又出现戎马岁月,多了几许唏嘘之意,“家乡随他出来的六百弟兄最后仅余三十五人,虽然封王封侯、拜相为将,其中悲壮惨痛,岂是我这局外人可以陈述!”
郦逊之听他所说,的确是和父王同乡,听故事的兴趣又多了几分。“那三十五人如今在何处?”那人眼中光芒顿失,不无失意地道:“除了你们郦家七将外,这十几年来几乎不剩什么人。”这些话牵动了他心底的某根弦,神采飞扬的整个人忽然沉静下来。
郦逊之发觉了他的转变,那些人中也有他的亲友罢,否则何以旧事不堪重提。犹豫是否要再继续问,那人却又叹了口气,黯然的眼神慢慢转为安然,淡淡地道:“人世沧桑本是如此,也该看得开了。”
郦逊之想到父亲百战还生,不由感叹造化度人,那“康和王”三个字是由多少血汗白骨筑成!?心里顿感惨然。他不愿多想,连忙说道:“以先生高见,我父王今日性情大变,不同往日,是否与旧事相关?”人一旦老了,就容易回想往事,以父王的慈悲心,思及共闯天下的一班弟兄,转而收心念佛、归于平淡,也未必不可能。
如果真是如此,他会不会走上父王的这条路?如果最终复归平淡,要不要曾经绚烂?两者择一,会是何者更令他无愧?郦逊之脑中思绪纷呈。
“昔有因,今有果。”那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再多说。
郦逊之见他沉默,只好说道:“请先生说几次得胜之战,好让逊之遥想父王当年的风采。”话一出口又暗想,他能知道什么,无非是道听途说的一些故事,怕是和师父他们所说差不离。
那人的一双眸子奇异地亮了亮,道:“你跟我来。”
郦逊之随他回到亭中,不知他想做什么。那人取出一张干净的纸,刷刷几笔画出城池及山川河流,更落落下笔勾出敌我两军阵营部署。郦逊之大为惊异,收了起初轻视的念头,完全被他的举动吸引。
那人口若悬河,边画边讲明所画一战的历时年月,地形概要,气候风向,两军兵力,又取黑白棋子各为两方人马,将攻守回合中的虚实要害一一剖析清楚。那棋子穿山越岭,设伏用计,交战厮杀,擒敌败寇,直听得郦逊之聚精会神,一颗心仿佛早已投身战场,随之浴血奋战。
直待数次交锋一一解释完毕,一场战役终于告捷之时,郦逊之心中大石落地,只觉热辣辣如喝烈酒,煞是痛快。一面深感父王用兵如神,帐下众将个个神勇,的确是一支王者之师。同时不免生了疑虑,眼前这人不过是父王同乡,怎会对军中事宜了如指掌?
寻思着是否要问时,远处传来了几个人的脚步声。
他远远看到江留醉和花非花隐约的身影,不由高兴起来,向那人行了一礼道:“先生请稍歇片刻,想是我的朋友来了,等我去迎一迎。先生若不嫌弃,还请见见他们。”那人不置可否。郦逊之连忙向着花房门口跑去。
江留醉边走边调息,精神好了很多,身上的伤尚能忍住疼痛。他迷迷糊糊进了花房,全无心思看花,却不由被吸引,顿觉精神一振,与花非花搭讪道:“你看,这些花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