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10页)
那个饿得声音发虚却仍站得笔直的乞儿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她有些诧异,但竟鬼使神差地回答了:“江明雪。”
“我记住了。”乞儿也是如今天一般坚定,“必有后报。”
明雪怔了一怔,迈开脚步,一言不发。
在擦肩而过的时候,小乞丐又认真说道:“一饭之恩必偿之。我叫燕赵,我一定会帮你。”
明雪走远,离开胡同口,汇入麻木的人群。
她一次也没有回头。
燕赵看了一眼瘦弱汉子的尸体,也转身离去。
听到有人议论城西的流氓哄骗了一个小女孩,年少仗剑的燕赵就毫不犹豫地追了过来,却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江明雪,在这种情况下。
其实燕赵不是乞丐。
那天阿和快要饿死,而他寻遍全城,也没人雇他做事,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去要饭。
阿和是同他一起长大的孤儿。
其实燕赵有很多话可以对明雪说,但他一句话都没有多说。
因为他该说的已经都说了。
他没有去看明雪的背影。
但他知道,他们会再见面。
3
燕赵不是乞丐,尽管他仍衣着褴褛,但他不曾跪地求人。
跟他一起去威远武馆的阿和,在武馆门口跪了三天三夜,馆主感其诚心,破格收录。
但燕赵不会这样,即使他也一心向武。
十来岁的少年,帮人劈柴、烧火、喂马、扫地、洗盘子……
当燕赵凑够二十文钱学费,再次来到威远武馆门口的时候,武馆门前已经黑压压地跪了一片乞儿。
他们未必都喜欢学武,但在武馆至少有一口饭吃。
那一天燕赵清楚地看到,馆主脸色发黑。
威远武馆即便在丹阳城里,也算不得排得上号的好武馆,但对于城西的贫苦人来说,这里几乎有最光明的未来。
燕赵喜欢剑,阿和亦是如此,哪个少年没有仗剑江湖的梦?
唯一不同的是,阿和是馆主的关门弟子,练的是整套的苍松剑法。
而燕赵只得传第一式苍松迎客。他的二十文,只值这一招。
阿和非要拉着燕赵私下传授,但燕赵拒绝了。
他们是朋友,武馆规矩很严,燕赵不会做让朋友为难的事情。
纵然只得传一式,燕赵依然很珍惜,他坚信,即使是最寻常的剑法最普通的剑式,只要他认真习练,就必能有所成就。
他是个孤儿,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父母。所以他也习惯了这个世界的吝啬,习惯了想要的东西用自己的双手去取,用自己的汗水去浇。
这一日,武馆演武。
所有弟子都聚集一堂,包括燕赵这样只学得一招的挂名弟子。
三师兄执剑入场,点名要与燕赵过两招。
阿和按剑的手捏得指骨作响,燕赵摇摇头,止住了他。
武馆的规矩,任何人不得拒绝切磋。
人生天地间,从来难自由。
燕赵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这个道理,即便是乞丐堆里,也不乏钩心斗角。
但燕赵这一刻是自由的,他正想一战。
“堂堂馆主亲传,竟追着要与一个挂名弟子过招。就这点器量,你怎么及得上阿和?”
燕赵仗剑而立,意态自如,竟有说不出的豪气。
三师兄愤怒得涨红了脸,若不是因为嫉妒阿和,他怎么会针对籍籍无名的燕赵?但他没想到的是,就连这区区一个挂名弟子,竟然也敢瞧不上他。
三师兄唰地拔剑,含愤之下,剑光更快三分。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式苍松迎客,老辣中平添了三分杀气。
苍松迎客是最普通的剑式,却也别有妙处。
任何人,只要把一招剑式每天练一千遍,重复一个月之后,你也会发现它别有妙处。何况燕赵已经练了整整一年。
这剑式的每一个变化,他都烂熟于心。
所以当三师兄舞剑而来,燕赵只是随意一避,长剑过隙,有如游鱼入水。三师兄还未及反应,剑尖已经点着他的咽喉。
人群目瞪口呆。
“亲传弟子,不过如此!”燕赵将武馆演练用的长剑弃掷于地,大笑着扬长而去。
三师兄回过神来,咬牙切齿地正要说些什么。
“啪!”馆主不知何时走到近前,一巴掌将他扇倒在地,“没用的东西!”
三师兄羞辱地躺在地上,一道阴影笼下,略微遮住了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