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马林(第4/9页)

太后坐的地方很是明亮,因而脸上的神色被光芒掩盖着,成亲王匆匆一眼没有看出什么来,只得垂首行了礼。

“于步之什么时候放的寒州知府?”太后开口就问。

成亲王赔着笑脸道:“是十一年四月间的事。”

“你觉着这个于步之是不是听来挺耳熟的?”太后却转脸问洪司言。

洪司言道:“是皇上第三科取的状元。”

“哦。”太后道。

成亲王打了个寒噤,“母后。”

“什么?”太后喝着茶,漫不经心地抽空问。

成亲王反倒不好说,爽性笑道:“儿子跪得膝盖疼,母后要问什么,先让儿子起来再说。”

“哼。”太后道,“你举荐的知府做下这等大案子,你还好意思在我跟前要凳子坐?”

洪司言打圆场道:“先让小亲王起来吧,地上返潮气,仔细以后骨头疼。”

成亲王心中念了一声佛,向着洪司言直使眼色。

“一边站着。”太后终于道。

“是。儿子谢恩。”成亲王今日把那点撒娇的手段尽数抖露出来,毕恭毕敬立在一边,道,“儿子知错了。于步之辜负朝廷恩典,辜负儿子对他的信任,定是死罪了。母后可不要为了这样没良心的臣子气着了。”

太后清澈的眼神细细打量着成亲王,慢慢道:“你确是长大了。”

成亲王心中一凛,道:“是母亲教导得好。”

太后似乎在苦笑,“我只怕教你的太多……”

洪司言怕他们母子尴尬,忙道:“太后,小亲王进来不容易,还是问正事吧。”

太后点了点,问:“那是要抄家了?”

“是。”成亲王想了想,很觉为难。

“听说于步之畏罪潜逃,多日不在公署了?”

成亲王心里一痛,勉强道:“是。”

“他的家眷呢?”太后灼灼问。

“这……”成亲王吃了一惊。

“怎么家眷也不顾,就一个人跑了?”太后问,“果然是个没良心的。”

成亲王扑通跪在太后面前,颤声道:“母后!难道……”

“难道什么?”太后冷笑,“你和他相好一场,难道不准备‘照顾’好他的家人?”

成亲王抬起头,浑身打着颤,咬牙笑道:“母后,儿子可又学着了一手。”

太后不是滋味地挪开目光,静静道:“那就好。”

洪司言将成亲王挽起来,“好了好了,要问的都问了。天色不早,小亲王就在此用膳吧。”

“把明珠也叫来。”太后例行公事般地展颜道,“儿子女儿都在,看着也高兴。”

太后的家宴,传的都是精致的小菜,一时明珠带着人挑着食盒也来了,孝敬太后的都是大理的小点心。成亲王席上魂不所属,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笑话。

太后笑道:“好啦,你说的这些都旧了。这里的小太监的笑话都比你精致些。我倒愿意听明珠讲讲寒州的风情。”

成亲王道:“母后可不要疼了女儿就忘了儿子。”

“怎么会呢?”太后道,“只要是我的儿女,都是一样看待,”

他们母子话里有话,明珠微笑倾听,成亲王在她秋波般清澈地双眸下低着头。这顿饭险涩无比地吃完,成亲王找了个机会,连忙告退。

侧殿里一阵沉默,明珠站起来道:“女儿厨房里忙了半天,也累了。”

“嗯,也是。”太后点头,“回去早歇吧。”

明珠出来,如往常一样去慈宁花园乘凉,她总是稍驻假山上的小亭,然后登于乱石顶端而坐,仰望夜空,拂拭露水之际,明珠忽而想到,自大军北上之后,这明月的阴晴圆缺已然悄悄周行了两轮,又到了繁星如织,弯月如钩的时候,萤火因而显得很明亮,在她青丝间、红袖下静静飘摇。明珠停下扇子,看着那小小的灯火驻在寒绢晶莹的扇面上。

“呼。”她吹气如兰,轻送虫儿重新扑入夜色里,转眸随那星火望下假山去,却见林间阴影浓了又淡,似乎什么妖怪驾着黑风倏然穿过。

明珠想了想,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飘身而下,从假山的曲折中绕到树林以南,在袖中扣住银针,截到林中人的侧面,将十二枚锋芒一挥而出。

那人听到风声,慌忙回过头来,星光照在他脸上,明珠不禁轻呼道:“你?”

她指尖微触丝线,将银针去势激得飞散,擦着那人身子掠过。她心中讶异未息,早忘了在丝线脱力的瞬间将银针收回,只听叮叮零零锋芒落于青石之上的乐声,五色丝线也罩在了那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