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东王世子(第5/9页)

凉王这串话说的流畅自如,声泪俱下,皇帝不由打了个冷战,笑道:“你有这份心是朝廷之福,过几天你随朕去上江向太后太妃请安提亲,说不定还能见公主一面。”

“是,谢主隆恩。”

皇帝喝了口茶,喘了口气,这才问三个世子:“三位亲王安泰?三位亲王戍守边戎,殚精竭虑,着实辛苦,这次没有亲自来,朕很挂念他们,亲王们身体还好?”

洪王世子抢先跪倒道:“家父年事已高,百恙缠身,是臣不忍见家父跋涉辛苦,抢着代替朝拜。这是家父的请安折子。”

吉祥将折子奉到皇帝手里。皇帝看了看跪着的洪定国——到底是太后的亲外甥,面貌与母后有几分相似,正如见过的洪家的人一样,白皙清秀,只有薄薄的嘴唇抿着,显得颇善决断——打开折子,读了两行,见洪亲王的措辞凄婉,仿佛不久就要死了似的,心中不由冷笑,待看到“臣犬子洪定国,庸碌无为,代替朝觐,愿得圣上眷顾,提携成材,早日为国分忧”这段话,就十分惊异了——这倒和辟邪说的一模一样。

“洪王世子这次带了两千兵马进京,路过多峰时可有流寇骚扰?”

洪定国有些尴尬,这原本是自己的说词,现在让皇帝先问了出来,若回道没有流寇骚扰,皇帝必定问自己为何还带这么多兵马进京;若说有流寇,皇帝又要问自己战况如何,犹豫了一下回道:“臣领大军过境,一路上还算太平,只有前锋捉住了两三拨贼寇的探子,现在押在当地县衙里。”心想多峰一带的县衙哪个不关着几个强盗,这个谎扯的不算不圆。

皇帝道:“世子神勇,贼寇自然望风而逃,多峰流寇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世子既然回去时还要路过,就在多峰一带驻军,替朕荡寇分忧。”

洪定国万没料到皇帝会派自己去平寇,不由一怔,还没想到如何回话,皇帝已经叫吉祥写下诏书:“勋洪亲王世子洪定国为上轻车都尉,领藩兵五千,着于多峰一带荡寇。”

洪定国立即镇定下来,嘴角又恢复了一贯的坚毅表情。“谢主隆恩,臣自当勉力为之,报效朝廷。”

东王世子杜闵和西王世子白望疆两人也跟着呈上请安折子,皇帝知道必然大同小异,只是放在一边,也没有看,对他们道:“太后是你们的姨母,十分想念你们,六月二十,凉王和三位世子就随朕去向太后请安。跪安吧。”

光禄寺夜宴之后,洪定国回到驿馆,手下的总兵纷纷来抱怨今天世子领了个苦差。“皇帝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这不是要我们世子爷在外边吃苦么?”

洪定国却笑道:“皇帝要挫我们的锐气,给我们苦差事,想不到打错了算盘,我领兵五千,驻守多峰,岂不是离中原更近了一步,父王知道了,一定会说因祸得福。你们在这里抱怨,不过担心自己出征在外受苦,还会真的心疼你们小主子爷了么?”

“世子爷是想要我们几个跟着去多峰么?”总兵们闻言大吃一惊。

洪定国冷笑道:“你们是我选出来最得力的人,你们不去,谁去?”喝了口茶又问:“另外,前几天出营闹事的人,名字都记下了么?交给你们回去处置。”说着遣散众人,转而对伺候自己起居的近侍道:“这个时候,想必他也来了,叫他进来。”近侍拉开门,对着廊下轻轻招呼了一声,一条黑影即刻闪入房内。

“雷先生最近还好么?”洪定国的语气恭敬,但脸上却是冷冰冰地不高兴。

“雷奇峰给世子爷请安。”

“雷先生在东王那边发财,办了不少差吧?”

“受人钱财,替人消灾,这和主子爷与小人的情分不同。”

“雷先生别提情分,说出来惹人笑,一两年了,别说过来洪州给老王爷请安,就是我到了京城三四天,也不见先生的人影一个。”

“小人的行动也不很便利,东王世子的疑心很大,小人今晚是冒险过来的,只想告诉世子爷一个消息。”

“说吧,”洪定国道,“这回又是要你杀谁?”

雷奇峰在洪定国耳边细语一阵,洪定国皱眉道:“他怎么也在京城?”

“昨晚进京的。”

“如此说来,东边杜家的野心不小啊。”洪定国道,“杜闵要你什么时候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