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4/7页)

七十二名武僧漠然,一齐看向方丈。

为了这一天,他们已隐忍许久。

“什么是少林?何处又是少林?如果心中无少林精神,就造得一百座少林寺又如何?天下少林,少林天下,不会是一时少林,也不会是少林一时。”方丈举起手,那只手今天已要了无数武官的性命。

方丈手落下,君宝轻轻盖住灵雪的眼睛。

血红的夜,只在一瞬间就结束了。

那风驰电掣的一瞬间,七十二种江湖相传最可怕的绝艺一闪而过。

少林。

从来就没有屈过腰,折过颈。

若老虎开始啃青菜萝卜,整天露出肚皮傻笑,千万别自以为是过去搂搂抱抱。

老虎就是老虎。随时准备咬你一口。

“君宝,辛苦你了。”方丈微笑,揩去他胡子上的斑斑血迹。

众武僧兴高采烈地围住君宝,又抱又搂的,有的嘻嘻哈哈,有的连声道歉,平日最喜欢欺负他的大师兄不断哈哈大笑,直把君宝拍得咳嗽。

当年方丈早就料到藏经阁迟早会被烧毁,于是分派七十二名达摩院武僧分别牢牢死记一种绝艺,好令即使典籍被毁,少林武功也不至于真正失传。那些武僧大半数已往生,却也亲传了该绝艺给经历再三考验的惟一弟子,是以始终能维持七十二名在心中保管武学典籍的护寺法僧阵列。

能在阵中的,无一不是修武修德的好男儿。

“没事吧,君宝?”灵雪虽然搞不懂状况,兀自紧张拿剑,但这些大和尚杀得满地尸体,应该是友非敌吧。

“没事了,没事了,一切都会很好。”君宝心中激动,屈膝跪了下来。

他一路逃往少林,也是推敲着七索给的线索,抱着打赌的心态逃来。

果然,不负期待。

“你跟你父亲,真像,真像,一直以来就想对你这么说。”方丈摸摸君宝的头,脑中回忆着君宝父亲将这孩子交托给少林时的模样,感慨万千。

“男子汉不琢不成器,还请师叔教导。”张悬是这么说的。

自从君宝第一次在柴房上头揣摩打拳,方丈就默默守在邻近观看。

方丈明白,能在绝大逆境中咬牙成长的孩子,必是天选之人。

君宝是,七索也是。

于是,他将镇魔指杀进两人的奇经八脉里,抛下一个问号给老天。

若两人能不靠任何外力、以自身修为化掉镇魔指霸道的真气,那体内真气孔窍必会在无数可怕的冲撞下打开、膨胀,最后百穴畅通,内功一日千里,十年内必成为独步武林的可怕高手。

所谓以自身修为化冲镇魔指,可不是内功高强就能办到,有无数武功高出七索与君宝十倍的少林武僧都因心念复杂,或内力不够精纯而无法办到,不是经脉寸断惨死,就是要施术者出手相救,结果功亏一篑。

而七索与君宝,心念澄明,内力在慢拳推导下浑然天成,不沾不染,乃是珍贵的先天真气。两人各自在方丈的指点下,以最朴实、最适合他们原本启发出先天真气的架势踏井踩圆,与镇魔指真气撕扯对抗,在数次濒死状态中终于打通奇经八脉,武功在短短三年内直追武学第一流境界。

当年方丈用镇魔指抛下一个问号给老天,老天做了如此回应。

这就是少林奇学,《易筋经》的秘密。

《易筋经》并非文字记载的武功,并非图谱,并非任何一种口诀心法。

而是一种天选人选的绝佳配对。

人为天之器。

五十年前有这么两个人被老天挑中,惹得江湖风起云涌。五十年后,又有这么两个人在更恶劣的环境下突破《易筋经》障碍,崭露头角,即将为这乱世打开新局。

“君宝,我带你去见一个人。普天之下,只有他能够治好你身上的断脉之病,让你再展羽翼。你身负旷世奇功,必能熬过此关。”方丈老泪纵横,扶着君宝巍巍峨峨站起。

君宝领受,也是满脸泪痕。

小道观里。

“贯中。”子安在道观里擦拭泪水。

“是,师父。”小徒弟不明就里,却也情感丰沛地擦着泪水。

“有些事,比捏造的小说还要稀奇古怪、感人哩。”子安叹道。

**********

靠着震慑朝廷的刺王案,“太极”两字漂亮地复出江湖,反元士气大振,丐帮的地位一下子冲上云霄,与白莲教势力分庭抗礼,七索这丐帮帮主自然毫无异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