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群雄毕集(第12/15页)

翌日,便是重阳佳节,城中居民相率携酒登高,城外车水马龙,甚是热闹。辰已之交,两个装束奇异之人,并骑驰到韩府门口。韩行昌和三四个人一早就站在大门等候。见了来人,赶紧上前。但见其中之一,正是那基宁将军,当下互相行礼,打过招呼。

韩行昌道:“韩家已奉命准备妥当,只不知如何能谒见贵国国师?以便奉告一切。”

基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接着说道:“贵府果然有办法,敝国国师总算找对了人啦!”

他停顿一下,又道:“但闻说中华武林英雄,都纷纷赶到淮阴,敝国国师说,我等万里而来,若是不能一会中华英雄好汉,岂不遗憾?是以有望贵府代为安排一下。”

韩行昌道:“贵国师之言,实是人情之常。即便是敝邦的武林朋友们,也莫不渴欲拜晤贵国师。但寒家地方有限,未能容纳天下群贤。特地在那风景甚佳的小明湖边,准备了地方,以迎嘉宾。并且打算当着贵我双方英雄眼前,奉还国宝,只不知尊意如何?”

基宁点头道:“果然不出国师所料,现下我们一行八十余人,都在城外等候。”

韩行昌忖道:“假如那疏勒国师早已料到我方的安排,则此人智谋之高,实足惊人了。”

当下道:“既然如此,在下便随将军前往谒见贵国师,并负领路之责。”

基宁狞笑一声,道:“如此甚好。”

韩行昌心念电转,暗暗冷笑一声,忖道:“疏勒国师必定告诉过基宁说,务须要我去领路,他也认定我计谋甚多,以为先把我抓起来,便可大为有利,殊不知这一着早已被我们几个人算中了。”

他吩咐众人牵马过来,然后与基宁一同驰出淮阴。在一处荒野中,只见树林内突然冲出一队人马。基宁挥鞭指着那一队人马,道:“那就是了。”

韩行昌定睛望去,但见这支队伍一共是八十余人,个个都以一袭宽大披风,紧里身体,头上几乎部有头罩,那是为了遮盖着头顶的缠帛,免得别人一瞧便知道是缠回。

但见这队伍的最前头,乃是一个彩衣飘拂的高大老者,年约六旬左右,皮官黧黑,浓髯绕颊,深目高鼻,相貌甚是奇伟。而他那一双特别长的眉毛和眼睛”以及广阔的额头,都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在他身后,有两个女性。她们也全都裹在衣服中,面上掩纱,只露出两只灵活明□的眼睛。此外,全是男人,有老有嫩,有俊有丑,有些面色白哲异常,甚至红髯碧睛等等,直是集人种之大成。

韩行昌尽可能查看这个队伍,希望发现汉人,但此举却失败了,他早知道不容易办到,因为对方装束如此奇异,任何人都很容易藉装束而掩饰,决计难以察觉。他催马上前,向这个唯一穿着彩色衣的疏勒国师躬身抱拳,道:“国师远来中土,寒家有失远迎,罪甚罪甚。”

疏勒国师背后一个女郎以清脆的声音,咕咕呱呱说着,似是翻译。之后,疏勒国师微微一笑,说了两句话。那女郎提高声音,道:“敝国师说,韩少爷不必客气。”

基宁随即上前,大声报告。疏勒国师面上神色丝毫不变,并不似基宁那样,一听到国宝已得,眼中便情不自禁的闪过了惊异的神情。疏勒国师其后大概是在考虑韩家另设会晤地点一事,片刻才说了几句话。

那个女郎又作通译,道:“敝国师说,韩少爷才智过人,那一处地点,必有妙用。

他很想先听听那处地点的形势。”

韩行昌心中一凛,忖道:“假如他一听那地方对他们太以不利,要我们到此会晤,便不好了。只因此地除了些少树林之外,全是平畴旷野,这刻又是秋收之时,田地乾旱,他们习于驰射冲杀之术,在这等形势之下,我们人数虽多,也是无用。”

他虽是想到了这些问题,但却没有解决之法,只好说道:“寒家在小明湖畔,设有场所,迎迓贵宾。”他略略说出小明湖的布置,便闭口等他答覆。

疏勒国师掀髯而笑,说了几句话,那女郎继续通译,道:“在那小明湖上,我们的人都不通水性,还是改变地方的好。”

话犹未毕,一骑如飞驰来。众人举目望去,知是韩家之人。

基宁纵马上去,拦住来人,喝道:“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