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峰头诀别(第5/10页)
那边的五位武林异人一听伏陀大师之言,不由得都愣住。只因他们都领教这天眼秀士狄梦松的功夫,的确举世无敌。玉罗汉伏陀大师一向隐遁昆仑,大家虽有见面,却不知他武功到底精深到什么程度。不过推想起来,顶多也比他们高上一筹,也就是说和天眼秀士不相上下。这样鹿死谁手,便不可知!
鹰婆余曼恨声道:“我老婆子两只爱鹰均死在这厮爪下,今日决不能和他干休!”
伏陀老禅师从容朗声长笑,道:“道友不要气急,狄檀樾也毋须急急离开这莲花峰,且容老衲过去,自可解决——”
狄梦松怒道:“我要走时,凭你也拦我不住!”
玉罗汉伏陀大师颔首道:“这倒是平心之论……”说着,迈步走过那边,一面拽起宽大的僧袍。
天眼秀士狄梦松暗想这个老和尚居然要扎住僧袍,方始应战,便忙忙趁这时间调运真气。
老和尚走到五人跟前,微笑道:“诸位道友的美意,老袖感铭于心——”
他停顿了一下,向鹰婆余曼深深瞥视一眼,然后又安祥地道:“但诸位道友大可少释垂注,老袖有备而来,纵然吃亏,也不致于不可收拾……”
说时,左手已极快捷而又不露痕迹地揭开胸前的衣服,对面五人目光刚刚电扫过他胸前,老和尚已把衣服放下,口中大声道:“诸位道友务必给老袖一个面子,答允决不出手帮助老袖……”
鹰婆余曼缓缓垂下白皑皑的头颅,道:“大和尚坚执己意,老身纵有天大仇恨,今日也只好暂时搁开!”
玉罗汉伏陀大师诵声佛号,转身向天眼秀士狄梦松道:“檀樾一代奇才,却力连天意,老袖真替檀樾可惜!”
狄梦松傲然道:“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什么叫做天意,狄梦松从来不懂……”
景阳羽士道:“善哉,上天有好生之德,如若违逆,人怨而天怒——”
玉罗汉伏陀老禅师接着道:“譬喻老袖,久参枯禅,今日间关万里,现身于莲花峰顶,正符先师圆寂时所留偈言,檀樾不可不信!”
狄梦松哈哈大笑道:“那么老和尚你也赠我数言如何?且看狄某之命,是否已在冥冥中安排好!”
玉罗汉伏陀老禅师道:“檀樾今日气数未尽,因积孽太深,须受多年折磨,如最后仍不回心向善,将死于十三岁鬓龄小女之手!”
狄梦松碧睛中射出嘲笑的光芒,冷笑道:“你怎知我的结果如斯?你自己呢?”
老和尚突然容色一整,目光遥注长天,登时现出好一幅庄严佛相,有如西天罗汉,金身显现。
“老袖年逾九旬,静中时有感悟,尤以今日为甚,想是行即西归!檀樾好自为之,一念之善,真有回天之力,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
狄梦松纵声大笑道:“原来你要归天,可是因我超引之故么?吮,接我一招——”
喝声中一跃两丈,落在老和尚身前寻丈之处,使即功聚五爪,虚虚向前抓去。
玉罗汉伏陀老禅师左袖一拂,发出一股潜力,迫住对方冰魄神爪发出的寒风,右手已撤出长剑。果然一代名家,身手不凡,仅仅是亮剑这一下,已令人感到潇洒从容,偏又奇快无比!
对方冰魄神爪发出的五缕极寒之气,重如山岳,复又锋利如剑。老禅师已觉出仅以左袖发出内力,无法抵挡,心中不无凛诧之意。要知伏陀老禅师功力精纯,一身真气,已收发由心,发出时宛如一堵铜墙铁壁。寻常刀剑,休想剁刺得动。
老和尚微嗟一声,暗想自己枉费数十年苦修,却也当不住狄梦松惊天动地的中原绝学,便如昆仑本门不是心法已佚,而能练成“先天真气”的话,则举手之间,便可制住这个毕生强敌!
念头如电光石人般一掠而过,口中清啸一声,倏然身剑合一,飞上半空。
那边厢景阳羽士朱雀真人鹰婆余曼、神乞吕兑、何三省等五人,都知道昆仑高僧伏陀老禅师,乃是使出昆仑派威震天心的无上剑法“云龙大八式”。他们虽然成名年久,也曾从别的昆仑名手处见过这一趟威力无穷的剑法。但这次却是昆仑派掌门人亲自出手,挟着将近百年的精纯功力,自然非同小可。
齐齐凝神看时,只见伏陀大师掉头下击,一溜青荧荧的剑光,当头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