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见魔君(第3/11页)
陶澄刚刚换口真气,正想如何设法抢救工坤,忽见那瞽目怪人狞笑一声,那一头技垂及地的长发,突然都竖起来,宛如张开一把雨伞。陶澄暗中大凛,敢情这个瞽目怪人的气功,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连毛发末梢能够贯达。以这种惊世骇俗的功力,自己纵然过去砍他一刀,未必能砍得动他!惊骇中蓦然想起一个人来……
口口口
只见那长发老人怪笑一声,道:“给我滚出——去!”
左手一挥,一股潜力疾撞过去。陶澄明知人家的功力,已能够在一丈以内,用独门真气伤人。故以不敢怠慢,右手银刀一招“开天辟地”,斜斫过去。左掌一招“孤雁南飞”,发出全身真力,封住上盘。
果然那长发瞽目怪人的无形潜力,仅仅袭向上盘,两下一触,“蓬”地一响,陶澄闷哼一声,身形直向后面飘飞而去。这一下不是陶澄家学渊源不比等闲,见多识广的话,先以手中银刀破去对方潜力锋锐之点,然后才用左掌封蔽,势必头面皆裂,尸横就地。饶是这样,他仍然吃不住那股极巨的潜劲,身形向后倒飞开去。
陶澄暗自叫声“我命休矣!”心中泛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原来他此时向后退飞,势道甚猛,必定冲人瀑布中。这还不要紧,最惨的是他已变成平卧空中的姿势,因为刚才仅是上半身受到压力之故。以这种姿势冲人瀑布中,便无法施展李家秘传“崩天陷地攻坚连环五式”的刀法,那还能不死么!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听王坤响亮地大喝一声“打”字,一道银光疾射而至。
这时正是讲究平日修养功夫的重要关头,陶澄只要因为生死临头,以致心慌神乱,这时不可能看出王坤脱手射出的银光,虽然是一口锋利银刀,但却是刀柄在前,刀尖向后。
好个陶澄不愧是当今峨嵋前辈高人之于,忙乱中目光一瞥,已看出其中蹊跷。突然一脚端出去,脚底一触刀柄,但觉刀上的力道又稳又重,趁机使出“巧燕回身”法,双脚先是一沉,变成直立姿势。然后已滴溜溜转个身,面对飞瀑,手中刀光匝身涌起,刚好及时施展出“崩天陷地攻坚连环五式”,人也冲人瀑布之内。
王坤为他出了一身冷汗,见他居然已化险为夷,以刀光护体,破瀑而出,身法之妙,应变之佳,真值得大大喝彩。可是他为人沉潜多智,反而失声嗟叹道:
“真该死,小可意欲赶快结束他性命,谁知反而救了他一命
那长发瞽目怪人对他似无恶意,突然松开指甲,涩声道:“先把刀捡回来!”
王坤唯唯领命,过去把银刀捡起。一刀在手,心中念头连转,一方面趁这机会冲出瀑布,但一方面又舍不得放弃取得那面古琴的机会。
原来早先在外面时,他忖测形势,知道除了强自冲人瀑布,或可死中求活之外,如若稍缓须臾,非死在众人如雨的石子之下不可!在此之前,他老是拿石子向瀑布投掷,正是要试出这瀑布的确实冲力,本来已有几分把握,及至冲到瀑边,他练过少林寺七十二样绝艺,刀法本也甚佳。当即使出少林刀法,破瀑而人。在那绝急绝猛的水力中,收摄住心神,连使七八招,奋力一挣,居然挣出瀑布坠力之外。
这时一身皆水,眼睛也有点睁不开来,突觉一股大力吸住自己,不由自主地往前冲了七八步之多。
一股阴风袭到身上,他举臂一架,同时勉力睁目观看,才发觉自家已站在一个发长垂地、浑身破衣的瞽目老人侧边。那老人五只奇长的指甲,已疾扣他的脉门。
口口口
王坤乃是少林寺老方丈心印大师的关门弟子,眼力绝高,忽然想起一人,心中大吃一惊,不敢缩手或是变招,任得那瞽目怪人的长指甲扣在脉门上。
那怪人没有用力,指甲轻得像蚊子落在肌肤之上,几乎感觉不出来。但见他那双眼皮,习惯地在空空洞洞的眼眦上眨了两下,脸上现出凝神之状,然后微噫一声道:“你身入黑道,但居然还是童子之身,内家功力造诣甚是精深,这倒是老夫平生所罕曾听闻
王坤不敢胡乱说话,默然木立。
那怪人又道:“王坤,你可是知道老夫来历,故此这般驯服?”
王坤道:“晚辈不知猜得对不对,老前辈可是昔年纵横天下,独来独往的天眼秀士狄梦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