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仆卖主雷府遭劫难(第8/19页)

那座假山是由一块丈多高的石头堆成的,假山之旁,种了数株细竹,山下则是一浪池水,池中游鱼可数。

这一山一池,虽则方圆不大,但布置不俗,拥有庭园之胜,耐人细细玩赏。

赵羽飞不由得举步绕过假山,走到山后的一处苗圃之前。

苗圃分成四畦,栽有竹苗、菊花、果树及菜蔬,密密层层,想来还未移植。

赵羽飞回身再者假山背面,觉得另有一番景象。

刚才假山的正面微陡,且傍水而伫,此番假山之背,却矗然直立,虽只丈许来高,却令人有巍然险峻之感。

尤其假山宛如断崖,崖腰又有一处被一块石头堵住的山洞,远远欣赏,就像半山上的一块略岩。

赵羽飞看得有趣,一步一步移近那洞口。

那洞口正好在赵羽飞头顶半尺高的地方,赵羽飞只要后退两三步,就能看得很清楚。

不过因为有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堵在洞外,赵羽飞便无法看清楚那假山留下这一个小洞到底有何用处了。

他相度那小洞的位置,心想:“如果那小洞有一棵花木栽在那里,必定更能显示出假山的险峻气派,设计这庭院的人何以没有想到这点?”

他往后退了三步之远,再打量那小洞一眼,始恍然悟道:“哦!那小洞以前是有一棵花木长在那里,也许是枯死后被人拔掉……可是,拔掉枯木之后,怎不再补种一株,却要用石头堵死那洞口?”

赵羽飞对庭园布置之道,不仅有兴趣,而且很内行,他觉得那块堵在洞口的石头,不仅仅破坏了假山的气势美,甚至多那么一石,不如少一石。

他认为,如果那洞口无法栽植花木,倒不如任其留下原状,实在用不着拿石头填补那处缺洞。

他心中有了这种感受,便恨不得取下那块堵住洞口的石头。

于是,他向前两步,伸手抓住那块拳头大的石头,运力就想扳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背后突然有人急促出声叫道:“施主!不要动那块石头。”

赵羽飞没有转过身子,也听得出是心严来了。

他依言缩回右手,缓缓转过身,道:“小师父,你来啦!”

心严脸色甚是苍白难看,好一会才道:“幸亏施主没有扳下那块石头……”

他的师情及言语,使赵羽飞深感奇怪,道:“区区觉得有那块石头在,就破坏了整个假山的气势,是以自作主张,想扳它下来,只不知有何不妥之处?”

心严恢复了正常表情,道:“施主如果扳下那块石头,这祸可就闯大啦!”

赵羽飞讶道:“这是什么道理?”

心严没有多作解释,改了话题道:“家师已在知客堂恭候大驾多时,请施主移步吧!”

赵羽飞心里明白心严无意说明,遂不再多问,瞥了假山一眼,跟在心严后面,折回知客堂面见终音大师。

心严将赵羽飞带到室外,使合掌退下。

赵羽飞路整衣冠,独自走进室内,只见室中已有一位慈眉白髯的老和尚盘膝坐在那里。赵羽飞知道这和尚一定是黄叶寺住持方丈终音大师,不敢怠慢,趋前拜道:“弟子少林赵羽飞,叩见大师父!”

终音大师仔细打量了赵振飞,然后让坐,双方分宾主坐好,终音才开口问道:“施主到寒寺来,有何指教?”

赵羽飞微微欠身,道:“区区愚钝,好为多闻,如蒙大师慈悲,指点修为,必能获大饶益,一生受用不尽!”

终音大师默然良久,才道:“阿弥陀佛,少林寺人材辈出,有道高僧比比皆是,施主此来,或有他意吧?”

赵羽飞起身再拜,道:“弟子已离开少林寺多年,奉掌门之令,行道江湖,与佛门疏远日久,于心难安,是以专程来此聆教!”

终音大师展颜一笑,合掌道:

“施主慧根甚深,贫僧恐怕无以奉教,不如由贫僧奉陪施主随便聊聊,如何?”

赵羽飞道:“弟子敢不从命。”

终音大师道:“施主宿根深厚,无奈尘缘未断,今生今世恐无福列入空门。”

赵羽飞喟然道:“大师说的是,弟子今生今世离不开世间相的……”

终音大师低宣一声佛号,道:“六祖坛经般若品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真正出世间的意义,乃自世间来。是以佛经中常见‘心净则佛土净’之言,施主若能断净世间相,何患不修成正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