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重来疑是黄泉客(第5/8页)
碧螺岛主于叙初点头应允,于是两人分开,向林中搜索。一直到傍晚时分,他们在那面山脚会合。碧螺岛主于叔初一无所得,火狐崔伟却道:“适才我碰见两三个樵夫,他们说曾见一人向北而去,比飞鸟还快,我惦记着要和你会合,故此折回来。”
当下两人计徽一下,都觉气忿难出,决定追赶下去,好歹找个水落石出,于是一直向北追踪。
他们两人都是江湖高手,经验阅历都十分丰富,眼光精细准确,傍晚时分,已追踪到河清府地面。经过三国时诸葛武侯隐居的卧龙岗,暮烟苍茫中,冈陵起伏,云村高低,徒令人起凭吊当年的感慨。
火孤崔伟道:“海城北关的玄妙观,观主一尘道长,与我曾有数面之缘。他观中徒众甚多,眼皮极杂,我们不如到那里去,一方面请他代为查探,比我们自己乱模好得多,一方面也可歇足一官,岛主以为如何?”
走了一整天。碧螺岛主于叔初那么狂傲荣倔的人,也不觉对崔伟生出好感。因为火狐崔伟不但武功精纯,而为人更磊落坦直,古道热肠,使他无形中愿意跟他做个朋友。这时并无异议,两人便一径走向梅城。六七里路顷刻间便走完,但见四关连牙为郭,宛若一朵梅花,甚为美观。穿过嚣闹的大南关,一直走到北关,便来到著名的玄妙观,但见亭谢精巧,园林幽雅,此刻天已入暮,尚有游人流连其间。
两人在前观逐名求见一尘道人,只片刻功夫,那一尘道人已亲自出来迎接,一直引到后观静轩中,彼此互道倾慕,寒暄一番。碧螺岛主于叙初名震天下,凡是武林中人谁不闻名。这一尘道人本是峨嵋派中高手,但来此主持观务已有五十年,也不知教出了多少徒弟,江湖称为梅花派,变成峨嵋一支派。他的一个俗家弟子现为河南省总捕头,因此在社会各层均有耳目。
一尘早闻于叙初大名,此时受缘相会,甚为快慰,却觉得见面不似闻名,在他想象中,怎样也料不到是个又矮又胖的中年汉子。但他见多识广,自然不会因此小觑于他。
殷勤奉茶之后,一尘便动问来意。火狐崔伟将实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当然他没有把于叙初眼石轩中交手的情形说出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只将石轩中的简略出身和公孙先生受挫之事说了。
一尘十分诧异地道:“啊!愚更公孙先生也败于此子手下么?贫道却料不到虹蝈派武功这般精绝!况且此子年纪尚轻,内力造诣怎会比公孙先生数十年修炼之功还胜强一筹呢?再经以时日,此于未可限量哪!”
末后一句,触着于叔初的心病,他猛然拍剑道:“是啊!这小子也曾与我交手,虽然不怎么超妙,但目下江湖上能和他比肩的,却不大多了!当时我虽将他的剑击落,到底还让他们啦!”他说的倒是实话,并没有矫饰,不过他肚中雪亮,自己还摸不出石轩中两次解厄的招数,到底是什么来历底细。可是这一点,他自然不便说出来。
火犯崔伟皱眉道:“我已禁用火器多年,但这次看来非政戒不可了!否则再让那小子溜走,一家传出江湖,大过笑话,二来我那好友霞直道长之仇不报,教我心中不得片到安宁。”
碧螺岛主于叙初虽知他说的是实话,并无轻视自己之意,但到底捺不住低哼一声,不择地道:“崔老你放心,谅此子尚无能逃出本岛主剑下,若是碰了面,你就站在一旁看看热闹好了!”
一尘道长鉴言辨色,已摸出于叙初是哪一类脾气,当下打圆场道:“于岛主武功盖世,除非遇不着那姓石的,不然贫道也敢赌那姓石的定然不能逃出于岛主天下第一剑家手下。但若是崔施主先遇上动手,贫道却主张快施火器,免得一时疏虞,又让那姓石的选掉。这种试师叛徒,最令人切齿痛恨,使贫道碰上这种事,也不能袖手!两位以为是不是?”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便将于叙初的忿怒解掉,而且连连点头称是。
一尘又道:“目下最要紧的便是查出姓石的那叛徒的行踪,这点贫道可以稍效微劳。只因贫道有个不成才的徒儿,现任本省总抬头,因此这城的公门中人,都常到本观来行走。待贫道造人着他们留意一下,如在本城周周百里之内,定能察出端倪,两位大可暂时搁下这事。待贫道作个小东,招待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