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武陵未至遇渔人(第5/9页)
石轩中粗糙生涩地道:“我才不怕哪!日后非找你的大师兄见个高下不可!”
朱玲见他不快之色形于面上,以为他是起了争强好胜之心,赶快柔声道:“我并非说你功夫不及大师兄,他功力虽佳,但仍难赢你的宝剑。我不过是说,你抱住我,不免妨碍动手!”
石轩中听到她仍然称赞大师兄,更添上一根刺在心上,道:“我不用宝剑也行!”
朱玲伸出手来,在他面上抚摸着,柔婉地道:“啊!你这人真是……犯得着跟他动手么?自古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那时你教我怎办?”
石轩中更加不悦,暗想道:“原来我在你心中,不过和他一般,并无分别介当下默然不语,心里一阵们然!
朱玲以为他听信了,便嫣然一笑道:“我想,你不必去再求什么丹了,人家岂肯将名贵的灵药送给你?再说也难打听,不如把我送回等鸡山去,省得你麻烦!”
石轩中见她开颜一笑,宛如一朵美丽的花,在顷刻间绽开盛放,心底添上几分爱意,然而同时那炉恨怅仍之意愈深,觉得十分难受。执拗地摇摇头,没有答话。
“好吧!你试试看,若是太过勉强,最好罢手!”她说完,叹了口气,只因石轩中神色固执,她不愿拂逆他的好意,只好由他去。
石轩中霍然起来,道:“你宽心躺一会,我去去就回!”
朱玲点头时,他已飘身下树,跨上那匹马,蹄声急响问,他已驰出林外。
石轩中郁着一股气,却说不出来,狠狠夹马,那马负痛长嘶,撒开四蹄,奔驰得越急,顷刻间,便到了南连江畔。
他放缓缓辔,沿江走着,那江水峻急地奔进涌流,原来这河床不深,底下都是大小不等的石头,水流冲击,便显得湍急奔腾。河边水浅之处,有些人在捕鱼。他仔细看着,终不曾看到特异之处,便信马前走。
过了一处村庄,河边部长植着疏落的大树,风景变为恬静幽美,约模走了一箭之路,曾见前面江边一颗榆树下,一个渔人,坐在树下垂钓,另一只手中持着一卷书。
石轩中忖想一下,便催马去到那渔人身后,翻身下马。那渔人虽知背后来了一骑,却不理会,管自吟哦着。石轩中不敢扰动,站着倾听,只听那渔人吟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灵敏。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权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炉!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推诉。君莫舞,不见五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已在,烟柳断肠处!”
他的声音虽然苍老,但音调任铭,倍极苍凉,流露出一片去国沉郁之思,无可奈何之慨!
原来这首词,词寄“摸鱼儿”,乃南宋末期大词人辛弃疾四十岁时所作,这辛弃疾年二十三时,自率义军数千人,渡江归来,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历任提点刑狱、转运使、安抚使、大理少卿,兵都传郎等官职,所至理财整军,凌厉振奋。但为当路所忌,未能尽展其才,于是一腔忠愤郁勃之气,发而为词,故此能在回江刻翠之外,几然别立一宗。上述那首词,是他四十岁时所赋,上半闭指出他自己岁月空度,未能尽展长才,胸中极为不平。下半闭表示贤路阻塞,纵然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退后长门官,闻司马相如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与相如,相如为作长门赋,代陈后表露心中悲怨,汉武帝读后,复幸陈皇后。)也难使主上起振奋用贤之心。他在这一年论盗贼中也说道:“巨孤危一身久矣!荷陛下保全,事有可危而杀身不顾。”又云:“生平则刚折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睡。”
所以他词中说:“峨眉曾有人妒,这个一代奇人,不为主上当世重用的积郁,都抒发在词中。”
石轩中脱口叹道:“诗可以怨,怨固宜也……”
渔人墓地回首,股国道:“国破山河照落红,岂只怒而已!咄,你是什么人?”
石轩中施了一礼,道:“老丈请了,在下石轩中,有所求而来此,未知老丈是否可指点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