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6/12页)
他吁一口气,又道:“但秦兄身在林野,却已能使四邻百姓,得沐仁恩,岂能不教小弟敬佩?”
秦三错心中十分受用,道:“假如你将来做了地方官,碰上有事,不妨找我商量。”
徐少龙忖道:“他善念一萌,从今以后,福报无穷。但他自己还不知道呢!”
当下说道:“小弟如有相恳之处,必定要秦兄,共襄义举。”
秦三错道:“听起来有趣得紧,也许有一天我会替官家出力,哈!哈哈!”
徐少龙道:“秦兄是风尘中的奇人异士,自然从来不会想到替官家出力,这等心情,小弟倒是理会得。”
秦三错忽然凝目望着他,眼光变幻不定,一时锐利似刀,一时又很温和,甚且含有相惜之意。
徐少龙真以为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妥,被他看出了破绽。
秦三错瞧了一阵,才道:“你一表人才,福泽深厚,相信不致于遭遇不幸。”
徐少龙一愣,道:“秦兄这话怎说?”
秦三错道:“没有什么,但我不瞒你说,你如是与我在一起,总免不了有些奇奇怪怪的危险。”
徐少龙笑道:“古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一点秦兄毋须过虑。”
他移动一下双足,又道:“秦兄打算在这个码头上,等候多久?”
秦三错道:“快啦!快啦!”
徐少龙实在想不通这两声“决啦”,究竟是什么意思?
当下只好不作声,静观其变。
过了一阵,忽见四艘巨舶,沿流而至,都驶到码头停泊。
这四艘巨舶,形式与长江下游常见的略略有别,船身似乎较为狭长,利于远航,但比较颠簸,乘坐起来,便不甚舒适了。
徐少龙凭着加入五旗帮后所学得的丰富水道知识,一眼望去,已知道这四艘巨舶,都装满了沉重的货物,是以吃水甚深。同时又晓得这些巨舶,一定是从四川那边一直驶到此处的。
他感到十分奇怪,迷惑地忖道:“四川虽然盛产药材,可是药材的重量,与一般货物无殊,就算装载过多,船身吃水的程度,亦不应如此之深。是以看来倒像是载运私盐,然而川盐如何能运销到此地来呢?”
要知五旗帮本是专运私盐图利的水道帮会,是以徐少龙深知全国哪些地方需要,哪些地方不要。”
而这江浙地面,产盐最丰,自然不必远从川省运来。
他偷看秦三错一眼,但见他对这四艘船舶,似乎亦有兴趣。不过他旋即发现秦三错之所以感到兴趣,大概是因为码头上许多乔装改扮过的公人,都分别挤近江边,目标均是这四艘巨舶而起的。
码头上一共有十多名化过装的捕快,虽然已挤近巨舶靠泊处,但显然都不打算采取任何行动。
这一点又使徐少龙十分迷惑,忖道:“今日所见种种情形,都相当的不合情理。官家方面既然出动大批人手,必定是扫”算搜查这些船舶,或是搜捕某些人。何以他们不但没有动手的迹象,反而极力掩藏踪迹,生似深怕舶上之人看出来?官家行事,几时变得如此隐秘小心的……”
忽听秦三错道:“杨楠,你瞧那四艘刚刚靠岸的巨舶,是干什么的?”
徐少龙瞧了一阵,道:“小弟瞧不出来。不过秦兄这么一提,小弟可就看见那三个乔装的公人,对这些巨舶十分注意,恐怕就是冲着这些巨舶而来的。”
秦三错道:“看来果是如此,若然他们是冲着这四舶而来,便算他们走运。”
徐少龙道:“为什么走运?”
秦三错道:“假如他们的目标不是这四舶,自然另有对象,对不对?”
徐少龙道:“对呀!”
秦三错道:“照此推论,则他们的目标,便有可能与我有关了。”
徐少龙恍然大悟,道:“原来秦兄的意思,是说他们幸亏没有惹上你,故称之为走运。”
秦三错道:“正是如此,我可不管什么王法国法,若是惹上了我,照杀不误。”
徐少龙寻思一下,道:“但秦兄还是不要杀死公门中人的好,因为你虽然技艺高超,力敌万人。可是公门捕快一则是维持治安的人,没有他们,这个世界就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只怕你见到了也觉得讨厌不安。他们既有这等贡献,我们虽然表面上不是直接得到他们的益处,其实我们今日所处的环境,都得算是他们的功劳。是以这是不应该恃强加害他们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