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5/8页)

须臾,茫茫海面恢复平静,先前的一段惨绝人寰的情景恍若一场恶梦。

孤帆渐去渐远,渐至无踪。

日薄崦嵫,斜阳一抹,夕阳残照,彩霞万千。

这是一个寂静、肃杀、令人窒息的黄昏。

咸阳古道沉浸于一片萧条暮色中。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突然,沉寂、空荡的暮色中,传来了一阵得得蹄声。

古道东端也随之出现了一个小黑点。

蹄声越来越响,黑点越来越大。

近了!落日余晖里,可以看出那是一匹颇为雄骏,浑身毛色乌漆发亮的高头大马,并不是瘦马。

马上,乘坐着一个由头至脚一身黑的儒服书生,看来最多不会超过甘三岁。

由这匹马儿看来,马上的人儿人品必然不凡。

其实大谬不然,这位黑衣书生长相之难看,无殊鬼魅。

惨白的一张脸上,神情木然。不带一丝表情,坐在马上僵直不动,如果不是他那一只鸟漆发亮的眸子,简直就像一尊穿上黑衣的石像。

不但如此,他浑身上下还透着一丝阴森森的气息,好像他是来自另一个世界。

萧条的暮色中,沉寂空荡的古道上,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人儿,委实令人望之不寒而栗。

这黑衣书生在马上不言不动,一任那匹黑马得得地向前徐驰,可是他那僵直的身形却是一丝也不晃不动。

突然,马儿停了。

蓦地,一声凄凉的长叹发自马上人儿的口中,接着,他以一种不带丝毫表情,恍若发自冰窟的声音,哺哺地说道:

“看来我得快点儿,莫要让他们赶在我的前头。”

他毕竟是说话了,然而这话声却似传自另外一个世界。

紧接着,他那乌漆发亮的一双眸子里,突然射出两道比电还亮的光芒。可是这一双冷电般光芒只是在他那双眸子里一闪,一闪之后,又隐藏于那双乌漆发亮的眸子后。

只是这一闪,使人可以直觉地意会到充满了仇愤怒火,无比杀气,足以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因为那两道比电还亮的森冷光芒,直如两把利刃,能透视人的肺腑。

倏地,蹄声又起,虽然已较适才为快,但仍然算不上急驰。

饶是如此,一转瞬间,这一团黑的一人一骑,已如幽灵般消失在古道西端茫茫暮色中……

又是一天黄昏。

滇边哀牢山,阴森森地矗立于一片沉寂得令人窒息的暮色中。

哀牢山之所以令人望而生畏,绕道避过,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长年透着阴森可怖的气氛,人夜之后,根根巨木,丛丛树影,恍若憧憧鬼影,偶尔山风过处,如乱舞群魔的张牙舞爪,山路崎岖,怪石林立,荆棘遍地,野蔓横生,其滑无比的青苔到处皆是,一个不慎,便可堕人险势天成的断崖峭壁,千寻深渊。

另一方面,却因为其中蛰居着两个生性阴狠毒辣,功力脾睨宇内的盖世魔头:“阳魔”

申屠君,“阴魔”皇甫松。

这两个益世魔头自昔年勾结“勾漏四邪”合力暗害“一尊后,虽然多年销声匿迹,但其声威已是隐隐称尊宇内。

哀牢山百里以内,武林人士从不敢轻涉半步,即或有,那只是他们一丘之貉的“勾漏四邪”及其门下,连一代邪魔,名声几能与之颉颃的阴山九曲谷“六神通”都绝少与他们往来。

除此而外,一人哀牢百里之内,不是神秘失踪,便是暴尸荒野,从此有谁再敢不要命地轻越雷池半步?

然而,今晚不同。

一缕黑烟疾如闪电职风地由衷牢山下,向着绝顶峻峰飘上,有谁这么大胆?

崎岖山道,遍地荆棘,滑溜青苔。横生野蔓,林立怪石,恍如憧憧鬼影,乱舞群魔张牙舞爪的丛丛树影,险势天成,令人望而生畏,足以使人粉身碎骨的悬崖深涯,竟未能使这缕黑影丝毫顿上一顿。

不!有的,就是这缕黑烟曾经在近峰顶的一株雄虬抖曲,错节盘根,形态极古的老松上停了一停。

然而,那只是刹那间功夫,快似闪电地,这缕黑烟又向峰顶冲天拔起,一闪而如幽灵般没人峰顶树海中。

神不知,鬼不觉,一丝声息也无。

哀牢山绝顶之上竟有一片平地,约有三五亩大小。

暮色中,犹能看出上植琪花瑶草,翠柏苍松,尤其是数十株二三十丈高的嵯峨怪石,参差并列,颇为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