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周流六虚(第8/12页)

万归藏鼓风吹叶,延缓陆渐追击,结土为牢,将他困在当地。陆渐动弹不得,眼看一指飞来,点中胸口“膻中”。这一指不但封了显脉,而且封了隐脉。陆渐身如木偶泥塑,呆呆站在那里,冲着万归藏怒目而视。

万归藏捂着口,轻轻咳嗽几声,陆渐全力一击,终究伤了此人。他沉思一下,拂袖扫出,风行草偃,露出谷缜的身形。谷缜面庞扭曲,痛苦得不成样子,万归藏失笑道:“小谷儿,你的花样还真多!这偷梁换柱的把戏,的确出人意料!”说到这里,又看了陆渐一眼,“小子,你不知道‘六虚再传,必死无疑’吗?‘六虚毒’好比蚕虫,以你体内的元气为滋养,对你本身的危害不大,可是一旦传给他人,登时破茧成蛾,威力增长数倍,而且此番入体,再也不能逼出了。”

陆渐悔恨交加,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万归藏想了想笑道:“也罢,小谷儿死在你手里,比我亲手杀了他还要有趣。”也不瞧上谷缜一眼,抓起陆渐,身如大鸟穿空,一眨眼,融入密林之中。

“六虚毒”入体,谷缜便觉不妙,那真气有如一点火星落入油里,浑身精血真气,全都燃烧起来。

尽管痛苦万分,可又不得便死,万归藏的话他也听到了,心中油然生出一丝绝望。

到了生死关头,谷缜反而镇定下来。三年的九幽苦狱,使他心志坚忍、超乎常人,当下强忍痛苦,取出那本小册子翻看。字句跳入眼中,好似蚊虫乱飞,谷缜竭尽全力,将痛苦丢在了一边,仿佛身体不归自己所有,一味凝目细看。起初似懂非懂,但如谷神通所说,他天分极高,本是修炼“天子望气术”的良材,看过一遍,便有所悟,看到第二遍,意与神会,脑海里灵光闪动,模糊察觉出体内的“六虚毒”。

这时看来,“六虚毒”并非铁板一块,气色分为八种,赤、橙、黄、白、青、蓝、紫、黑,纠缠扭动,此消彼长,忽而赤光大盛,黑气奄奄衰弱,忽而橙气变强,白气消弱殆尽。八气之中,总有一气至强,一气至弱,其他六气也各有消长,只是不太分明。

谷缜突发奇想:“天之道,损不足补有余,我何不用这至强之气,补这至弱之气。”他武功不高,但精通商道,深谙通有无、冲盈虚的道理,眼看白气变强,当即存神默想,尽力引导那股白气,不料这么一试,白气居然动了一下。谷缜喜不自胜,运起全副心神引导白气,徐徐注入那股至为衰弱的青气,青白间杂,慢慢融合,过了一会儿,又慢慢分开。气色一青一白,可是衰弱许多。谷缜不及细想,又见蓝气变强,黄气变弱,便引动蓝气去补强黄气。

这么以强补弱,以实盈虚,以有余补不足,转到第八转,体内的痛苦有所减轻。谷缜又惊又喜,心头灵光一闪,隐隐明白了脱困的关键。

“六虚毒”源自“周流八劲”,也就是这八色真气。修炼“周流六虚功”,首要练这八道真气,修炼时固然艰险。炼成以后,如果不明其道,危害却又更大。

“周流六虚功”取法天道,损有余补不足,正是驾驭“周流八劲”的法门。这道理说来简单,但世人大多自私自利,崇拜强权,欺凌弱者。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若非大圣大贤,极少人明白“损有余补不足”的天道。再说了,就算明白了道理,望气功夫不到,也看不穿“周流八劲”的变化。就算看穿了变化,八劲的强弱取舍,也是精微奥妙,一个调和不周,八劲失去平衡,必然引发天劫。

梁思禽写出了“谐”字,却不愿点破“损强补弱”的道理。一是深知其中凶险,常人天分不够,不免自取灭亡;二是害怕歹人误打误闯,练成以后祸乱天下。但依他猜想,能从“谐”字中悟出这一道理的人,不是道德高深的隐士,就是惩强扶弱的大侠。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料想不到,后世的万归藏经商有成,从世人不耻的商道中悟出冲盈虚、通有无的大道,从而调和八劲,练成了“周流六虚功”。又因为商道中包涵人欲,故而他神通虽成,却也留下了祸胎,以至于后来天劫来袭、险些命丧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