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祖庭风云(第5/18页)

心空入寺较晚,不知鱼和尚为何方神圣,但瞧众前辈神情,心知此人必然不凡,陆渐倘若与之有关,便是本寺贵客,自己唐突了他,只怕不是太妙。他心中惴惴不安,慌忙解开陆渐的铁索。

陆渐自怀中取出盛放舍利的锦囊,捧至几前。性觉伸出瘦骨棱棱的五指,抚摸锦囊,一双长眉微微颤抖,忽地闭了双眼,叹气说道:“这位檀越,如何称呼?”

陆渐道:“小子陆渐。”性明冷哼一声,高叫道:“金刚神通,一脉单传,按理说,鱼和尚坐化,应由他的徒弟不能和尚送回舍利,怎么却是你来了?”众僧纷纷点头,均是面露疑惑。

陆渐摇头道:“不能和尚已经死了。”当下将不能和尚叛佛入魔,终被诛灭的经过说了。说罢,方丈内一阵沉寂,过得半晌,性觉幽幽叹道:“陆檀越,除了送舍利来本寺,鱼和尚还有什么交代?”

陆渐摇头道:“没有啦。”性觉目光一闪,忽又黯然。性海则捂着嘴连连咳嗽,陆渐听他咳嗽,胸中亦是隐隐作痛,当即起身道:“舍利送到,鱼和尚大师遗愿已了,小子也当告辞了。”说着站起身来,瞧了聋哑和尚一眼,见他兀自摸索虱子跳蚤,眉开眼笑,自得其乐,不觉心中难过,施礼道,“性觉大师,我有一事相求,还望大降慈悲,应允则个。”

性觉目视舍利,心神不属,闻言道:“檀越请说。”陆渐道:“这位聋哑大师为我偷取桂花莲子羹,请你不要责罚于他,倘若定要责罚,小子情愿代他受罚,挨这三十戒棍。”他此时身子极弱,若挨戒棍必死无疑,但他既知绝症无救,自轻自贱,不将生死放在心上,故此不惜送掉性命,也要替这老僧顶罪。

性觉神色似惊非惊,注视陆渐半晌,忽而笑道:“这乃小事。性明,金刚一脉对本寺有恩,冲鱼和尚的面子,聋哑和尚偷盗的事不予追究。”性明合十道:“谨遵法旨。”

陆渐大喜,施了一礼,正要告辞,性觉忽又说道:“陆檀越,你有伤病在身?”陆渐点头道:“确有一些小病。”他自知沉疴不治,索性称是小病,免得他人担心。

性觉却笑了笑,说道:“所谓小病大治,我药师院首座性智师弟精于歧黄之术,陆檀越不远万里,送来鱼和尚大师的舍利,叫我阖寺僧众好生相敬。常言道:‘既来之,则安之’,檀越来了,就不妨多住两日,让性智师弟瞧一瞧,一来养病,二来也看看这千年古刹、禅宗祖庭。”

陆渐心忧姚晴、宁凝,又知本身痼疾无治,拱手说道:“抱歉,小子确有要事,不能停留。”

“什么要事?”性觉面露关切,“不知老衲能否相助?”陆渐寻思姚晴之事,关系西城八部,凶险绝伦,性觉牵涉进来,有害无益,而宁凝的事又关乎她的身世秘辛。陆渐想了想,摇头说道:“住持好意,小子心领了。”

性觉叹道:“檀越何苦推脱,只去药师院一遭,让我师弟看过,就算不及煎药服用,开上一两副药方也是好的。”

他越是殷勤,陆渐越是为难。他性子冲和,不善拒绝他人,性觉又是一番好意,却之不恭,再说自己本为不治之症,看不看病本无分别,性智若真是精于医术,必能看出此病无救,那时再行告辞也不为迟。

性觉见他应允,轻吐一口气,说道:“心空,你带陆檀越去药师院,传我法旨,这位陆檀越跟鱼和尚渊源甚深,着性智务必将他治好。”心空领旨,为陆渐引路。聋哑和尚浑浑噩噩,不知发生何事,见陆渐起身出门,便也跟随而出。

陆渐说道:“大师,我去瞧病,你先回吧。”一声说罢,忽听心空嘿嘿直笑,顿时醒悟,老和尚双耳失聪,自己说什么他也无法听见,不由自嘲而笑。

又走数步,心空见聋哑和尚兀自紧随,焦躁起来,伸手按在他肩头,内劲迸发,聋哑和尚身不由主,平平跌出丈余。心空用的乃是巧劲,聋哑和尚虽不觉痛,仍是吃了一惊,爬起来瞪着二人,眼珠骨碌碌一转,跌跌撞撞,一道烟去了。

心空哈哈笑道:“这老蠢货不会听人话,唯有给他两下才懂事。”转眼瞧去,见陆渐眉头紧锁,脸上隐有怒色,心空不觉住口,只是微微冷笑。

二人均不说话,曲折行了百步,来到药师院中,院门前几个小沙弥正在捣药,两人入内,也不抬头。心空朗声叫道:“性智师叔,性智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