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回指迷途郑重授锦囊 步花径低徊思往事(第2/4页)

杨继新至是,方始恍然大悟,原来他并不是他们亲生的儿子,所以始终得不到父母的欢心。

倘然不是现在说出来,他又怎能猜想得到这个原因呢?而经杨祖植这么的把这件事一说明,他本来自以为是父母双全的,现在已成为没有了父母的一个畸零人了。他自长大以来,又自祖父见背以后,即一分儿得不到父母的温煦抚护,这颗心长日如在冰窖中,冷冰冰冰没有一些生意。如今,更感得孤零之痛,再一瞧到杨天池巳得骨肉团圆,他们的天伦间存着何等的一团乐意,而自己只是孤单单的,相形见绌之下,再也按不住向上直冲的那一股酸气,竟是放声痛哭起来了,并在叫喊着道:“我的父母呢?我的父母又在那里呢?我又从那里去找寻我的父母呢?”这一哭,完全是从至性中发了出来的,直可惊天地而泣鬼神。凡是在旁边听得的人,没一个不是受到大大的一种感动,也都涕泗丸澜了。尤其是杨天池,不知为了什么,一闻得这一派的哭声,好似从梦中惊醒了过来的一般,也发疯似的叫喊起来道,“我真是误事,连得师傅嘱咐的说话也忘记转述出来,反害得继新哥哥这般的痛哭,这般的着急呢。”

说了这话,即向杨继新面前走了来,又从怀中取出小小的一卷的东西,递在杨继新的手中,继续着说道:“这是一个锦囊,是在我拜别了师傅,走到了半路之上,师傅又差了一位师弟赶了来交给我的。并教那师弟郑重的转嘱咐着我:倘然到了柳师弟家中,我自己果然得到骨肉团圆,而在继新哥哥这一方,或者发生了什么困难的情形,不妨拆开这个锦囊来一看,一定也可一般的得到骨肉团圆。如今不是已遇着了这种情形么,而我师傅又是能未卜先知的。他在这锦囊中,一定有所昭示你呢。”杨继新一听这话,心中顿时一宽。忙把这个锦囊拆了开来。只见里面仅附有一张信笺,上面写了酒杯大的几个字,他只把这几个字看了一遍,立刻止了哭泣,微露笑容,一壁低低的说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这真是一位神仙了。”说完这话,也不向众人告别,径自向外面奔了出去。众人不免都为一愣,但知道那一张信笺上,一定是很扼要的写上了几句活,把他父母的下落告诉了他,他所以这般迫不及待的,奔了出去呢,也就不去挽留他。只有钱素玉和蒋琼姑二人,是和他一起儿来的,一见他奔了出去,也就和众人匆匆作别,跟在他的后面。如今,且把杨天池这边暂行按下。因为他们已得骨肉团圆,当然很快乐的回到了平江去,也就没有什么事可写了。

单说杨继新一看到这信笺上所写的几句话,这一乐真非同小可,走出了柳家以后,忙一步不停的,依着从隐居山下回归城中去的那条路走了去。至于钱素玉、蒋琼姑二人,究竟跟他同走不同走,他是没工夫想到的了。一回到昨天所住的那家客栈中,昨天从大火中救出来的那二位老夫妇,住在那一间的房中,他是知道的。即三脚二步的,向这间房中赶了去。恰恰这二位老夫妇正在房中坐着,并没有走到街上去。他即走到他们的面前,扑的把双膝跪了下来道:“你们二位老人家,从此不必再耽什么忧,你们不孝的孩儿已是回来了。”这二位老夫妇猛的见一个人走进房来,径向着他们的面前跪下,已是吃上一惊。比听得了这番话,又把跪在地上这个人的面貌略略的瞧看了一眼,发见就是昨天搭救他们的那个公子爷,这更把他们怔惊得不知所云了,慌忙都从椅中站了起来。这中间还是那老翁比较的会说话一些,忙十分惶恐的说道:“公子爷。不要向我们开玩笑了,公于爷这般的称呼着,岂不要教我们折福煞。”扬继新一壁按着他们仍坐在椅中,一壁正色说道:“我那里敢和你们二位老人家开什么玩笑,我的的确确是你们亲生的儿子。你们曾有一个刚过了周岁的儿子,由了媒婆的说合,给一个过路的贵家公子抱了去,二位老人家难道已忘记了这件事么?”这话一说,立时使他们二位老夫妇想忆起这桩事来。那位老婆婆又不由自主的,按着了杨继新的头,细细瞧视了一下,喜得欢呼起来道:“果然是他,果然是他。这头上不明明是有两个旋,而又正正在两边头角上么?这是我那可怜的孩子唯一的一种记认了。”这时候,他们的女儿和女婿,也闻得了这个消息,早从房外走了进来。于是大家上前厮认,而为了这事太悲喜交集了,不免大家又拥抱着,互相哭上一场。跟着,钱素玉,蒋琼姑二姊妹也赶回客栈中来了,当然又有上一番的厮见。后来,经老翁细细的讲起家中的情形,方知有一年长沙遭了大瘟疫,他的五个儿子、三个女儿,都给疫神勾了去,只剩下了这个女儿。幸而嫁的丈夫还有良心,见他们二老孤苦可怜,便迎接到自己的家中奉养着。他们没有事的时候,也常常想念到这个已卖给了人家的儿了,不知长大了没有,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形?但决不想今生再有见面之日,不料天心竟是如此的仁慈,居然在他们垂暮之年,又在这穷困得走投无路之际,使得他们天伦重聚、骨肉团圆了,这是何等可以欣喜,何等可以感谢的一桩事情啊。不久,便由蒋琼姑将从刘鸿采那里携来的珍宝,变卖了一部份,在长沙近郭的地方,买了一块地皮,建造起一所住屋来,并小有园林之胜。奉了二老,招同着那位姊姊和姊夫,都住在一起,过起快快乐乐的日子来。至于钱素玉,当然也是一起儿住着,他和蒋琼姑是同经过患难的,彼此都是不忍相离的了。照理,杨继新既已归宗,我应该改称他钟继新,不过为免读者眼生起见,以下依旧称他为扬继新,一言表过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