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夜探东厂(第5/12页)
婉儿不由也好奇起来:“你干吗一下变得这么小心了?你这次出去,打听到什么了?”
书呆子说:“科场的黑暗,简直黑暗到叫人无法去想象。”
“怎么黑暗法?”
“一位同乡私下告诉在下,这一次科举考试,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三十名进士,都已有主了。他们根本不用什么考试,都会榜上有名。进场,不过是形式而已。”
婉儿问:“怎会这样?”
“四小姐,因为这一次科举,都是魏忠贤一手策划和布置的,除了收买人心,更想网罗他们认为合适的人才。这些榜上早已有名的人物,不是腰缠万贯的公子哥儿,便是魏忠贤门下孝子贤孙的子弟或亲朋好友,他们几乎都是一些不学无术之辈。听说花三千两银子,便可中进士。头名进士,更要花成千上万两银子。至于状元、榜眼、探花,价值就不知多少了。就算是魏忠贤门下的孝子贤孙们,不花银两,也会榜上无名。”
婉儿说:“这叫什么科举考试?”
“什么科举考试,这是弥天大谎,是一次敛财的会试,是历代科举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次科举。可怜天下莘莘学子,还抱着不可实现的幻想,千里迢迢跑来参加会考。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全部付诸流水。”
婉儿问:“既然这样,你还考它干吗?”
书呆子又是苦笑一下:“在下既然来了,也只好进场混混,看看科场中的丑态百样,也算是开开眼界。在下根本不指望榜上有名。”
小神女问:“那位私下告诉你的同乡参不参加这次会考?”
“参加。”
婉儿又奇怪地问:“他既然知道了,干吗还考?不会也像你一样,要看看科场的百样丑态吧?”
“不不!他是带一份侥幸的心理,希望榜上有名。”
“他这不是白日做梦吗?”
“四小姐,这你就不知道了。魏忠贤为了欺骗天下,其中有七八名进士,是凭真才实学的。不走后门,也不花银两。”
小神女问:“他就希望这七八名中,有他的一份?”
“是!”
婉儿问书呆子:“你不会也希望这七八名中有你一份吧?”
“在下却没有这份奢望。”
小神女又问:“你那一位同乡,怎么知道科举这种情况?”
“是会馆中一位富家子弟,好心关照他,叫他也走这一门路,博一个金榜题名。他只一笑置之。哎!这事千万别让人知道了。不然,就会害了我那位同乡。在下死不足惜,只是我那位同乡,有妻儿老少的。”
小神女一笑:“放心!我不想你死,也不想你那位同乡惨遭灭门之祸。”
书呆子连忙一揖说:“我多谢三小姐了。”
婉儿对小神女说:“三姐姐,我看小怪物说得对。我们去放一把火,烧了考场的试卷,看他们怎么出榜。”
书呆子吓了一跳:“你们去放一把火?”
“这不好吗?”
“不不!这可使不得,而且也无用。”
“怎会无用了?”
“四小姐,因为金榜上的名单,他们早已指定好了。烧了试卷,他们照样放榜,至于那七八个名单,到时他们随便将一些举子秀士的名字填上就行了。”
小神女也说:“四妹,你别跟小兄弟瞎胡闹了。我们这次来的目的,不是破坏这一次科举考试。”
书呆子一怔:“你们来京的目的是什么?”
小神女问:“你想知道?”
“不不!我不想知道,你们别告诉我。”
“我们告诉你也无妨,我们这一次来,就是想摘下魏忠贤的脑袋,叫他去地府当他的九千岁去。”
书呆子吓得呆了,半晌才说:“不不!这更加没用,杀了他,更成全了这奸贼的名声,令他成为明朝的第二个周公。”
婉儿说:“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不不!在下一点也没有胡说。”
“那你怎么说,杀了他,反而成全了他的名声了?”
“四小姐,你不知道,正所谓王莽早死,安知忠佞?也就是说,现在杀了这奸贼,固然能大快人心,但明朝皇帝却认为他是一个辅助朝廷的元勋重臣,除了捉拿刺客外,会追认他是什么公、什么王的,从而荫庇了他的一群孝子贤孙。聚敛得来的金银珠宝,依然拥有。那不成全了这奸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