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蓝色的阳光(第2/5页)
“我知道。”他的神色黯然,“我回去,你走。”
班察巴那什么都没有再说,只用力握一下他的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帐外已备好两匹马,一匹是他的马,另一匹马上已装配好他所需要的一切行装。
他一跃上马,便打马而去。
他一直没有再回头。
天还没有亮,只露出了一点曙光。
大地依然寒冷寂寞。
班察巴那迎风走向远方那无边无际的无情大地,那里仍然有无垠无止的寒冷、寂寞、苦难在等着他。
小方忽然觉得胸中也涌起了一股说不出的萧索凄凉,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跟你回去?为什么要一个人走?”
过了很久卜鹰才回答:“因为他天生就是个孤独的人,天生就喜欢孤独。”卜鹰慢慢地说,“他这一生中,大部分岁月都是在孤独中度过的。”
“你知道他要到哪里去?”
“不知道。”卜鹰回答,“没有人知道。”
这时天终于亮了,旭日终于升起,第一线阳光正照在蓝色的阳光身上。
“我不喜欢孤独。”她拉紧卜鹰的手:“我们回家去。”
小方从未想到卜鹰也有家。
卜鹰有家。
卜鹰的家就在藏人心目中的圣地——拉萨,他的家也是他的伙伴子弟心目中的圣地。
他不但有家,而且远比大多数的家都宽大、幽美、华丽。
过了达赖活佛的布达拉宫,有一座青色山岗,一片绿色湖泊。
他的家就在山脚下,青山在抱,绿水拥怀,远处的宫殿和城堞隐约在望,晴空如洗,万里无云,白色的布达拉宫在骄阳下看来亮如纯银。到了夕阳西下时,又变得灿烂如黄金。
小方也从未想到,在塞外的边陲之地,竟有如此美妙的地方,美得辉煌而神秘,美得令人心迷惑,美得令人都醉了。
货物需要清点,盈利必须算清,尽快分给每一个应得的人,让他们去享受应得的欢乐。
所以卜鹰将小方交给了阳光。
他们都年轻,他们彼此相悦,卜鹰希望阳光能够照亮小方心里的阴影。
波娃的阴影。
日出时候,他们漫步在山岗上,卜鹰的宅第园林湖泊在他们脚下,远处的宫殿仿佛近在眼前。
阳光问小方:“你喜不喜欢这地方?”
小方点头,他只能点头,没有人能够不喜欢这个地方。
阳光又问:“你以前来过这地方没有?”
小方摇头。
他以前没有来过,如果来过,很可能就不会走了。
阳光拉起小方的手,就好像她拉着卜鹰的手时一样。
“我带你出去玩。”她说,“他们在做生意,我们去玩。”
“到哪里去玩?”
“我们先到布达拉宫去。”
石砌的城垣横亘在布达拉宫和恰克卜里山之间,城门在一座舍利塔下,塔里藏着古代高僧的佛骨,和无数神秘美丽的传说与神话。
通过圆形的拱门,气势逼人的宫殿赫然出现在他们右方。
宫殿高四十丈,宽一百二十丈,连绵蜿蜒的雉堞,高耸在山岩上的城堡,古老的寺院、禅房、碑碣、楼阁,算不清的窗牖帷帘,看来瑰丽而调和,就像是梦境,就像是神话。
小方仿佛已看得痴了。
——波娃呢?
——如果他身边的人是波娃?
为什么一个人在被“美”所感动时,反而更不能忘记他一心想忘记的人?
为什么人们还是很难忘记一些自己应该忘记的事?
太阳照在他身上,阳光在看着他,阳光美丽而明朗。
——波娃呢?
——波娃并不像雪,波娃就像是雨,绵绵的夏雨,剪不断的离愁,剪不断的雨丝,小方忽然说:“我们到大昭寺去。”
他知道大昭寺外,围绕着寺院的八角街,是这城里最繁华热闹的地方,所有最大的富家行号,都在那条街上。
卜鹰的鹰记商号也在那条街上。
小方希望“热闹”能够让他“忘记”,哪怕只不过是暂时忘记也好。
大昭寺是为唐代文成公主所建。
在那个时代,西藏还是“吐蕃”,拉萨还是“暹娑城”。大唐贞观十四年,吐蕃的宰相“东赞”,带着珍宝无算,黄金五千两,到了长安,把天可汗的侄女,“面貌慧秀,妙相具足,端庄美丽,体净无瑕,口吐‘哈里旃檀香粒’,而且虔诚事佛”的文成公主带回了暹娑城,嫁给了他们的第七世“赞普”,雄姿英发,惊才绝艳的“弃宗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