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经》初现(第12/17页)
他一路思潮反复,只要到了他胯下的健马脚力渐衰之际,便必定有着同样装束打扮的骑士,自林木阴暗处突地奔出,为他换马,而且一色俱是毛泽乌黑、极其神骏的长程快马。而马上的骑士,亦总是不等他看清面目,便隐身而去!
这样一夜飞奔下来,他竟已换了四匹健马,黑暗中不知掠过多少乡村城镇,也不知赶过了多少路途,只觉东方渐露鱼青,身上晨寒渐重。又过了一会儿,万道金光,破云而出,田野间也开始有了高歌的牧子与荷锄的农夫。
柳鹤亭转目而望,四野秋色,一片黄金,他暗中忖道:“这匹马又已渐露疲态,推算时间,换马的人该来了,却不知他在光天化日下,怎生隐饰自己的行藏?”
念头方转,忽听后面蹄声大起,他心中一动,缓缓一勒缰绳,方待转首回望,却见两匹健马,已直奔到他身畔。一匹马上空鞍无人,另一匹马上,坐着一个黑衣汉子,右手带着缰绳,却用左手的遮阳大笠,将面目一齐掩住。柳鹤亭冷笑一声,不等他开口喝问,身形已自“刷”地掠到那一匹空鞍马上,右掌疾伸,闪电般向那黑衣汉子手上的遮阳大笠抓去。
那黑衣汉子口中“换马”两字方才出口,只觉手腕一紧,遮阳大笠已到了柳鹤亭掌中。他一惊之下,轻呼一声,急忙以手遮面,拨转马头,向右边的一条岔道奔去,但柳鹤亭却已依稀望见了他的面容,竟似是个女子!
这景况不禁使得柳鹤亭一惊一愕,又自恍然忖道:“难怪这些人都不愿让我看到她们的面目,原来她们竟然都是女子,否则我根本与她们素不相识,她们根本没有掩饰自己面目的必要!”
在那岔路口上,柳鹤亭微一迟疑,方才他骑来的那匹健马,已虚乏地倒在道旁。
田畔的牧子农夫不禁向他投以惊诧的目光,终于,他还是扬鞭纵骑笔直向南方奔去。遇到稍大的城镇,他便越城而过,根本不敢有丝毫停留,下一次换马时,他也不再去查看那人的形貌,只见这匹乌黑健马的马鞍上,已多了一皮袋肉脯,一葫芦温酒。
烈日之下奔行,加以还要顾虑着道上的行人,速度自不及夜行之快,但换马的次数,却丝毫不减。又换了三匹后,时已日暮,只听前面水声滚滚,七彩晚霞,将奔腾东来的大江,映得多彩而辉煌。柳鹤亭马到江边,方待寻船摆渡,忽听身后一人朗声笑道:“马到长江,苏州已经不远,兄台一路上,必定辛苦了!”
柳鹤亭霍然转身,只见一个面白无须,身躯略嫌肥胖,但神情却仍十分潇洒的中年锦衣文士,立在自己身后,含笑说道:“江面辽阔,难以飞渡,兄台但请弃马换船!”
柳鹤亭露齿一笑,霍然下马,心中却无半分笑意。这一路奔行下来,他虽然武功绝世,但身上雨水方干的衣衫,却不禁又为汗水浸透,此刻脚踏实地,双脚竟觉得飘飘的,有些发软。
那锦衣中年文士一笑说道:“兄台真是超人,如果换了小弟,这一路奔行下来,只怕早已要倒在道畔了!”一面谈笑,一面将柳鹤亭拱手让上了一艘陈设甚是洁净的江船。
柳鹤亭索性不闻不问,只是淡淡含笑谦谢,坐到靠窗的一张藤椅上,放松了四肢,让自己紧张的肌肉,得以稍微松懈。他只当这锦衣中年文士立刻便要离船上岸。
哪知此人竟也在自己对面的一张藤椅上坐了下来,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这两道目光虽坚定,却又有许多变化,虽冷削,却又满含笑意。
柳鹤亭端起刚刚送来的热茶,浅浅啜了一口,转首窗外,望着江心万里金波,再也不愿瞧他一眼。
片刻间江船便放棹而行,柳鹤亭霍然转过身来,沉声道:“阁下一路与我同船,又承阁下好意以柬示警,但在下直到此刻,却连阁下的高姓大名都不知道,当真叫在下好生惭愧!”
锦衣中年文士微微一笑,道:“小弟贱名,何足挂齿。至于那示警之柬,更非小弟所发,小弟只不过听人之命行事而已!”
柳鹤亭剑眉微轩,深深端详了他几眼,暗中忖道:“此人目光奸狡,言语圆滑,显见心计甚多,而举止却又十分沉稳,神态亦复十分潇洒,目光有神,肤如莹玉,显见内家功夫甚高。似这般人才,若亦是受命于人的下手,那主脑之人又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