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八章 仁者之情(第6/7页)
吴汉的大军与大枪连交数战,在训练之上,大枪这些义军自然不能与各郡中的精锐相提并论,尽管大枪军中也有数员猛将,却无法与枭城军在北方相比,无论是民心之类的都倾向于枭城军。
在连败了数阵之后,大枪军的弊端就显出来了,其部下的战士很多都偷偷地降于枭城军,便是一些将领也失去了与枭城军为敌的信心,因此不战而降者甚众,对此大枪也没有办法。
十郡之兵乃大枪军数倍,如此压倒性的优势,几乎打得大枪抬不起头来。
吴汉部下的大将杜茂、游灿、崔健等无一不是沙场之上的猛将。
△△△△△△△△△
邓禹大军在当日就攻破箕关(今河南济源县西,王屋以南),进入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一带),一路之上百姓、豪杰闻风归附,使得邓禹军迅速扩大,并快速包围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枭城军来势极猛,河东诸县皆惊,迅速结集数万大军以解安邑之围。
邓禹以巧计在安邑以南伏袭了这批援军,使其大败而归,更斩杀更始大将军樊参。
一时之间,朝野皆惊,邓禹更是名声大噪。
与此同时,刘玄知此消息极为震怒,刘秀拒接圣旨,却又派人攻打他的河东,分明是趁火打劫,更有反意。
不过,对此刘玄也无可奈何,刘秀是他的弟弟,而眼下更是惹上赤眉之祸,分身乏力,只好下旨让王匡北上河东平邓禹之乱。
△△△△△△△△△
寇恂南下以十万大军横扫而过,与姚期两路作战,一破河内,一破青犊诸义军。
大彤义军因与刘秀素有交情,在火凤娘子的苦劝之下,举军尽投寇恂,以助其平定其它四路义军。
枭城军装备极为精良,义军莫敢与之相撼,仅半月即平安五路义军,更转助姚期大破河内。
……
刘秀知河内已定,南方义军也平,心中大喜,与冯异诸人商议,知河内形势极险,虽得却不易守。
洛阳有更始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同时并州地区亦驻有更始大军,因此对河内形成了南北合围之势,而以河内的形式,惟有固守一途。
与冯异诸人商讨不下,刘秀立刻修书邓禹,征其意见。
邓禹闻河内已得,自是大喜,见刘秀之信便知其意,立回书道:“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藉殷实,北通上党,南临洛阳,寇恂文武兼备,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当也。”刘秀看信后极喜,立刻遣人拜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之职,更修书说:“河内殷富,吾将固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渡而已。”寇恂接令大喜,命姚期领军北归,自己则留守河内,下令所属各县论武习射,砍伐竹条,造箭百余万支,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以供军资。
△△△△△△△△△
贾复大战于真定,击溃王校军,却身负重伤,在刘秀赶到之时几已不省人事。
刘秀心中大痛,令太医全力救治,他则返回枭城,在姬漠然的主事之下,迎娶迟昭平,纳小晴为妾室。
一时之间,数郡皆欢,恰吴汉大军扫平大枪,河北已全部平定。
刘秀任冯异为孟津将军,与寇恂一起统率魏郡、河内二郡驻军,共同抗御朱鲔、李轶的更始军。
△△△△△△△△△
“报大司马——”朱鲔近来心绪颇为不宁,冯异在短时间内北攻天井关(太行山关隘,今山西晋城县南),并攻取上党郡两城,这使朱鲔极为恼火,因为舞阴李轶居然未在必要的时候出手,以让冯异得以逞强。
“何事如此慌张?”朱鲔有些恼地问道。
中军气喘吁吁地道:“冯异南下攻取河南城皋(今河南巩县东部)以东的十三县,我军十余万人全部归降——”“什么?”朱鲔一时呆住了,他没想到一切竟是这般快,王匡大军刚被调走,冯异便攻到河南来了,而且还如此快地连连攻下十三县,他都不知道李轶是干什么去了。
“舞阴王呢?”朱鲔极为忿然地问道。
“舞阴王没有动静……”那中军怯怯地道。
“李轶啊李轶,你是在干什么?”朱鲔拍案而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