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3/7页)

——与北方眼下最强的力量王郎是仇敌,昔日大闹邯郸,因此而成名。

——与北方最传统的力量信都军和渔阳的彭宠军以及上谷的耿况大军关系极佳,更得其支持,这便不能不让各路义军惊羡。因为这三路处于北方的义军乃是旧朝的重臣,更是雄据一方的军阀,每股力量都绝不可以小觑,而这三股力量加起来,几乎是北方的一片天空。

仅凭这一点,林渺便绝不敢有人小视。

——与南方新兴的更始政权也有着极大的关系,以伏牛军大破王邑百万大军而救昆阳,这使其名动中原。

而林渺的另一种身分——他竟是舂陵刘家的老三刘秀!这更让林渺的名气镀上了一层皇室正统的光辉,让其成了舂陵刘家追捧的对象。有刘寅的刻意宣扬,更扯出了江湖中神话人物武皇刘正。

试问,有这样的身分,又怎能不让江湖侧目?

最庆幸的却是,林渺拥有小刀六及一干出身于市井的兄弟,而这些人更组成了一个密集而庞大的力量。

小刀六成了中原乃至漠外最有名气、风头最劲的商人之一,这是因为其与林渺相依相附的原因。

小刀六与林渺的合作,确实是最妙的组合,有着外人无法相象的默契,这也是两个能够几乎是同时间自两个不同的领域之中崛起天之骄子。

小刀六很明白,他的这一切,是林渺造就的。无论是资金、人力,还是最初的技术,都是林渺所赐,他只是将这些人力、资金和技术发挥到最佳的用途而已。

林渺幸便幸在拥有这股潜于江湖上的实力,这比攻占任何城池都重要。

所以,林渺能够以一座小小的枭城而名动九州,引来八方豪杰竞相投效。

事实上,此人的才智也确实足以名动天下,闹邯郸不说,而破铜马军,败王校军,建起北方的商业大镇枭城,而再大破王邑百万大军,接着又在平原城外破获索与富平的联军,这一连串的功绩,确不能不让人侧目。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林渺必会是将来北方最为可怕的人物。

南方则是更始政权的刘玄,东方是赤眉军的樊祟,西面只有王莽尚在负隅顽抗,北面则有那不可揣度的林渺隐而不发,天下的结果会是怎样一种局势,那是很难预见的。

天下,也流传着四君的说法,这是自平原城外之战后流传出来的。

东君樊祟,南君刘玄,西君王莽,北君不是王郎而是刘秀。

刘秀也即是林渺,之所以用“刘秀”之名而非林渺,是因为刘秀乃是汉室正统,这比王郎更有说服力。许多人更愿意接受一个由汉室正统来领导的新天下,而林渺的真实身分便迎合了众人的愿望。

黄河帮与枭城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更有传闻说,黄河帮帮主乃是北君林渺的女人,所以,林渺这才帮其大破获索和富平联军。

事实上,林渺与迟昭平交好的消息并不是第一天传入江湖,早在邯郸之战后,便传开了。

也不知是因为迟昭平的关系而使林渺更加神秘,还是因为林渺而使迟昭平更具声望,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有林渺成为黄河帮的一张牌,这使黄河帮发展更迅速。

迟昭平放着富平的人不对付,专对付获索军,在没有富平大军联手的情况下,在遭遇平原大战后,获索军战斗力和斗志已大不如前,而且实力更相差许多。因此,面对黄河帮的汹汹来势,获索军几无还手之力。

迟昭平采取林渺的各个击破之法,以富平挟制富平军,让其不敢轻举妄动。在击败获索后,再图调头全力对付富平军。

这确实是很好的战略,也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获索虽勇,但是新近大败,气势尽丧,而黄河帮锐气正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内调外攻并进,这使得获索想以奇兵出袭都不可能,而他的领地却被黄河帮的兵力吞食鲸吞了。

获索此刻后悔也迟了,迟昭平也不再讲情面,获索这般对平原,她自不会客气。

事实上,一直以来,迟昭平与获索之间不过是虚与委蛇,甘心坐小,只是因为没有机会,实力不如人,但此刻在形式之上便再无此顾忌。

北方的形势也因王郎的崛起和黄河帮的坐大而悄然改变,战火也已经不再止于最初的形态,呈蔓延之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