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章 尸房怪闻(第5/8页)
燕子楼之所以出名,乃是因其历史悠远,当年东方朔曾陪武帝到此共赏风月,还留有武帝的笔迹,那“燕子楼”三字便是武帝所提,就连东方朔和昔日文采冠世的太史令司马迁都在此留过墨迹。因此,燕子楼历尽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燕子楼的酒好人美,这里有天下间色艺俱绝的才女,有卖艺不卖身的绝代红粉,甚至连朝中的许多歌姬都是由燕子楼一手训练出来的。
每年宫中选秀,南阳郡一带的选拨便是由燕子楼主持。是以,燕子楼成为天下男人梦想的地方并不是虚谈。
相传,昔日成帝的宠姬赵飞燕便是自燕子楼选拨而出的。
当然,燕子楼并非因为赵飞燕而出名。昔日取名之时,只是因为东方朔的一首诗。
武帝来棘阳之时正值三月,东方朔与武帝共醉于燕子楼。东方朔从不注重小节,武帝喝得兴起之时便让东方朔吟诗助乐,当时东方朔脱口便吟:“燕子归时春正浓,粉黛莺语戏东风;温酒调琴香楼暖,但拥佳人入梦中。”一时全场皆叫好,于是武帝便提笔赐上“燕子楼”三字,而赵飞燕却是因此楼而得名的。
于是这便成了一块金字招牌,王公大臣到燕子楼前都得下马而行,其生意之红火可以想象。不凭武帝这牌匾,只凭昔日一代奇人东方朔留诗于此,也会招来无数文人墨客。
“棘阳靠燕子楼撑起来的”,这是棘阳城中极为流行的一句话,因为燕子楼的存在,棘阳城中其它行业相继发展起来,诸如交通、酒店、布帛及一些香脂水粉之类的。
棘阳的胭脂水粉也极为出名,几可与长安及洛阳的胭脂水粉相媲美,就因为燕子楼的姑娘们都是用这里的胭脂水粉,也便在南阳郡和南方诸郡中带起了一股潮流,使得各郡许多商贩皆来此地购批香脂水粉和皆帛之物。虽然棘阳比不上宛城,但也是南阳郡中除宛城之外最发达繁华之处,是以,棘阳的城门关闭相对较晚。
刘秀和邓禹两人入城后自然不敢张扬,他们也不知道宛城的缉捕令有没有传到此地,若是一不小心,很可能会落入官兵的手中。
“二位爷可是想住客栈?”正当刘秀与邓禹牵着马儿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行走之时,突地打横钻出一位身作小厮打扮的中年汉子乐呵呵地望着刘秀和邓禹,客气而恭敬地道。
刘秀和邓禹一怔,望了那小厮打扮的人一眼,道:“不错!”“我们有最好最幽静的上房空着,若二位爷不介意的话,便住小人的店吧。”“哦,在哪里?”邓禹反问道。
“我是秦复,快跟我来!”那小厮的目光向不远处张望了一下,突地小声而急促地道。
刘秀和邓禹吃了一惊,一怔之余,扭头顺着那小厮的目光望去,却见一队人马正自远处驰来,竟是齐府中的高手。
“快!”那“小厮”催了一声便转身向一条胡同之中行去。
刘秀和邓禹哪里还会犹豫?虽然他们心中满是疑惑,却也无暇多想,只好牵马跟在秦复身后快速行入胡同之中。他们刚入胡同,齐府的人马立刻自街头快驰而过,并未在意他们。
刘秀和邓禹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可是秦复仍未停足,顺着胡同七拐八弯,竟到了另一条比较清静的街道之上。
秦复径自行入一家简陋的客栈,呼道:“掌柜的,替二位客人好好伺候马儿,并找两间上房!”“两位客爷请了!”立刻有名店小二行了过来,极为恭敬客气地道。
刘秀和邓禹相视望了一眼,不过他们相信秦复不会有恶意,也便不在乎店小二的盛情。
秦复领着刘秀和邓禹进入了小楼之上他自己的客房,并立刻闩上了门。
“哈,想不到秦兄竟这么快,还有这样一手神鬼莫测的化妆之术,真让刘秀大开眼界了!”刘秀笑道,目光却一直盯着秦复的面容。
秦复也不答,打来一盆水,掏出一颗药丸投入水中,稍抚数下,便以清水搓洗脸庞,片刻再抬头之时,又恢复了最初见他的那张不冷不热的面孔。
“你小子真厉害,我邓禹算是服了!天下间竟有这般惟妙惟肖的化妆之术,真让人难以置信!”邓禹见此人果是秦复,不禁也大为震撼,他所说倒是由衷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