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封城 前尘·相识(第2/3页)
青年摇摇头道:“自然不是。此琴根本不适合任何人,确切地说,这把琴根本不能用,乃是一把废琴。”
闻言老板大笑,只把他当成了疯子。苏纤纤也不禁莞尔,心下却有些疑惑。
那青年的眉头蹙得更紧:“此琴并非焦尾,而是上古奇琴青角,相传为黄帝所用,在传说中的十大名琴中排名第二。此琴的最奇妙之处在于不须调音。”
“天时地气往往对琴音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自行调音时很难达到天人合一之步,故琴音总有瑕疵,但此琴吸纳天地之灵气,可以依四时变化自行调解,故其音色方能永远无瑕。”
苏纤纤一惊,她方才已看出这琴的不寻常处,却没想到竟还有如此奇妙的下文,虽然仍有些许怀疑,但想到将将那完美的琴音,心下早已信了大半。
老板心头却是大喜,想不到自己这琴竟有如此来头,当即道:“如此说来,你又胡说……说什么这琴不能用?”
青年道:“完美无瑕,乃是单对此琴来说,但对我等俗世之人来讲,既然自己胸中尚不可能无瑕,那这完美的琴音反而成了琴艺的阻碍。”
这话说得太玄,苏纤纤愣了半晌,心下却觉一丝触动。
青年随手一拂,琴音清越:“高处不胜寒。真正的完美只应该存在于天上,所以此琴也只能在上古黄帝手中才能发出真正的绝响,对我等世间俗人,所求的不应该是完美的琴,而是最适合自己的琴音。”
“姑娘,你用此琴拂上一曲,便知我所言不虚。”
苏纤纤也不知自己为了什么,对一名陌生男子突如其来的请求,竟然毫不推拒,应声点了点头,俯身坐下,素手轻动,琴音再次响起。
一曲既了,店内诸人尚未从这琴音萦绕的世界中清醒过来。青年已不禁击节赞赏:“好琴艺,想不到姑娘竟然有此绝世琴艺,在下何其有幸!”
这种赞赏苏纤纤平日听得多了,也不以为意,只笑笑颔首致意。
就听青年接续道:“以姑娘的琴艺,想必明白在下所言不虚了吧?”
苏纤纤愣了愣,回想方才弹琴之时,刚开始只觉得此琴声音清越,音调更是分毫无差,甚是顺手,可是弹至后来,却觉似有不对,至于何处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青年拿起店内的另一张古琴,仔细调了调,方道:“恕在下冒昧,在我看来,此店中以此琴最适合姑娘,姑娘何不再试试方才那一曲。”
苏纤纤接过,手按琴弦……
这把琴若放在平日也算得上难得的好琴,但方才弹过那把绝品,两相比较,便发现此琴实在有诸多不足:琴木质地过软,共鸣不足,声音过于尖锐了些,而且音调也并不都准,有几处或高或低。若非对那青年的话一心存疑惑,纤纤是绝对无心弹下去的。
可是入调一过,苏纤纤骤然一惊!同样的曲子,同样的旋律,却仿佛奏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如果要说区别,那应该是——对!是灵魂的区别。
即使在方才的青角下,这曲也只是一支乐曲而已。但在这样一架身具瑕疵的琴下,这一曲却仿佛被赋予了灵魂一般,直指人心。
苏纤纤慢慢明白,或许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弹琴时总是过于柔化乐曲,对于大部分本应尖锐之处却多滑过。而这琴的瑕疵却恰好补足了自己的缺陷,故而奏出的乐曲,也第一次真正地体现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既然世人本就并非完美,那所谓完美的出尘也只是一场梦幻而已吧?
琴声萦绕,苏纤纤骤然觉得,那些缠绕在自己心间的疑惑,那些无法释怀的情愫,那些让自己彻夜难眠的分裂之痛,正在一丝丝慢慢坍塌。
蓦然抬头,恰对那青年的双目。
四日相接,这一瞬直如千年!
一年后,倚醉楼上。
灯笼被一只只吹熄,苏纤纤轻轻摇了摇头,打断了自己的回忆。
多少年了,总算要苦尽甘来;此番来到封州,终于将得偿所愿。就让这最后的一支舞,成为化蝶的绝响吧!
一团漆黑中,却见一道微光缓缓亮起,却是苏纤纤的素臂轻轻举起了一根红烛,就在这一点微光之下,化蝶之舞开始了。
没有语言能够形容这一场美丽:那是黑暗中希望的曙光,是涅槃后重生的喜悦,那微弱的烛光似乎无法照遍这一片小小的舞场,却又似乎已经照亮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