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京师六绝(第2/14页)

乱云公子立时怔住,幸好小弦低着头看不见他脸上惊讶的神情。《金鼎要诀》与什么公羊先生自然都是他杜撰出来的,他何曾想小弦记忆极好,竟然将他随口而言记得清清楚楚。

当下,乱云公子缓缓道:“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杂学,不看也无妨。”小弦心中冷笑,他既猜出乱云公子借向自己发问之机得悉《天命宝典》的用心,当然知道乱云公子无法找出来这些子虚乌有的书籍,明知如此说必会引起乱云公子的疑心,但若不对他做些警告,心头那口恶气实在难消下去!他料想乱云公子的身份掩饰得极好,只要自己不直接拆穿他的诡计,疑神疑鬼下他绝对不敢轻易反目,口中振振有词道:“其实比起那些安身立命的书来说,我更喜欢看这些杂学。我瞧公子藏书中琴棋书画皆全,想必亦并不是一个死读圣典之人。”他几乎脱口想问,乱云是否敢与自己手谈一局,话到嘴边,总算强行忍住,唯恐惹他生疑,目光只停在手中的书本上。

一时气氛十分微妙。乱云公子面色阴晴不定,良久方才嗄声道:“十年前我亦如你一样喜欢看些杂书,如今却早无那份闲情逸致。有些书放在何处,我也找不到了。”小弦也不敢将乱云公子迫急了,万一他恼羞成怒却也不妙,随口轻声道:“却不知十年前的公子是什么模样?”

“十年前的我……”乱云公子若有若无地叹了一声,语气恢复平日的悠然,“呵呵,你若不提,我都快忘了那个鲜衣怒马、志得意满,却又不识轻重的浊世少年了。”这句话颇有自傲之意,似乎有一腔蛰伏多年的雄志从埋藏最深的胸膛中迸发而出。

小弦沉默。心想乱云公子出身于江湖人十分敬重的清秋院,其父“雨化清秋”郭雨阳侠名传遍武林,与那神秘的御泠堂可谓没有丝毫关系。乱云公子加入御泠堂,想必也是这近十余年间的事情,好端端的世家子弟不做,却要投身于御泠堂中做什么青霜令使,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小弦脱口道:“比起十年前,公子现在想必过得更快乐。”这句话本是有些讥讽之意,但讲出口来,却完全变了意思。

乱云公子浓眉微皱,似乎在回想往事,显然未听出小弦的言外之意,轻轻一叹:“小弦你可知道么,其实叔叔十分羡慕你。”小弦奇道:“我有什么好羡慕的?”

乱云公子柔声道:“你可想过十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小弦一愣,不由想到吴戏言所提及那二十年后的契约,摇摇头:“我怎么知道?不过我一定会努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就像、就像林叔叔一样。”

这些话本是他心底从不诉之于人的想法,此刻在知道了乱云公子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不由十分紧张,不知不觉脱口而出,一言即出又觉赧然,比起名动江湖的暗器王林青来说,自己何止差之千里。

乱云公子并没有笑话小弦:“有这样的志气就好,只要现在努力学好本事,叔叔相信你必会成功。”

小弦听乱云公子语出诚心,抬头望向他那张清俊的面容,颇有些迷惑。他心目中的青霜令使乃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阴险狠毒的大坏蛋,可如今面对乱云公子,却实在难以从他的相貌上瞧出半分端倪。难道这世间之人都可以把自己掩藏得如此之深么?他一念至此,大觉悚然。

乱云公子坦然面对小弦探察的目光,继续道:“对于你来说,十年也好、二十年也好,未来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而我就不同了,其实在十年前,我就已经可以想象得出,现在会是什么样的生活。”他苦苦一笑:“所以,我真的很羡慕你。”

小弦呆呆道:“难道你能未卜先知?能猜出十年后的自己……”

乱云公子摇摇头:“无须未卜先知的本领,我也知道十年后的自己仍会守着清秋院,做一个不问诸事、空挂虚名的世家公子。”

小弦笑道:“听起来公子好像并不喜欢现在的情形,却不知方才公子说的,正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生活。若是我天天能喝燕窝粥,又有人小心伺候,不知道会有多开心呢。”

乱云公子叹道:“像我这样的世家子弟,只须守成,无须创业,纵然有再大的成就,旁人也只会说是秉承父业。无论是做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碌碌无为的平凡人、或是被人鄙屑的奸恶小人,说起来都是清秋院的事,全与自己无关,有时我甚至想……”他说到这里,似是自知失言,住口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