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武夷山中(第7/12页)

“哦,又有什么传说了?”

“有人说,这铁板嶂是仙女跟前的一位贴身丫头。她见仙女、大王变成了岩石,心痛欲绝,也离开了天廷,跑来这里,想将仙女和大王连在一起。”

“老丈,那她怎么横在他们中间呢?”

“因为她正想搬动时,给玉皇发觉了,也将她变成了一块岩石,变成了现在的铁板嶂,不能动了。可是,她还在为仙女、大王两峰传话捎信呢。”

“这故事,比上一个编得好多了!”

看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还是喜欢美满的结局,不喜欢令人心碎的悲剧式的收尾。总喜欢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喜欢好人得到恶报,而恶人反而享尽荣华富贵。

随后他们穿过三曲、四曲、五曲,六曲,七曲等溪面,小舟时而在险滩急流中航行,时而在波平浪静的碧潭中前进。他们欣赏了高峻挺拔的小藏峰,隐没在茫茫烟云中的隐屏峰,遥看像布帛垂挂晾晒的仙掌峰和那奇特似断又接的接笋峰,惊叹那风光近似武陵的小桃源和座座山峦翘首东望的三仰峰,真是一步一景,步移景转,回首再望,画面又回然不同。

过了七曲,前面便是水急滩高的八曲了。在溪水的转弯处,老者指着北面的两座山峰,说:“西边的一座,便是武夷剑派的所在地白云岩,东边和它对着的是品石岩,你们上岸沿着小溪而上,便到达了。”

小蛟儿一揖说:“多谢老丈!”同时付给了老丈一锭十两重的银子。

老者睁大双眼问:“公子,你这是干什么?看不起我小老?”

小蛟儿一时茫然:“老丈……”

“请公子收起来!小老不希罕这么锭银两,小老只是回家顺路搭上你们而已,并不是图你们的银两。”

“不不!这只是在下的一点不成意思的敬意,望老丈笑纳。”

“你们要是敬小老,那请快将银子收回去,别说你们是黑侠、萧女侠的朋友,就是不是,小老也不能收下。”

老者说完,面色不悦的用竹竿一点岸边岩石,便将小舟荡了开去。小蛟儿遥空而拜问:“老丈高姓,容在下以后有所报答。”

老者说:“不用了!小老无名无姓,九曲溪上捕鱼人。”说着,小舟已荡进了八曲的急浪之中,甘凤凤说:“蛟哥,老丈不要,我们就走吧!以后有机会再报答他也不迟。”

小蛟儿说:“想不到武夷山民风如此纯朴,令人敬仰。”

“我们溪山的人,也是这样哩!”

小蛟儿和甘凤凤沿小溪北上,两旁树多林密,流水潺潺,禽鸣莺啼,溪中溪旁,岩石光洁可爱,处处可供人歇脚纳凉。不久,他们便走到白云岩山下,有一条石阶可登白云岩,在那云深丛林中,隐现房宇,白云岩又名灵峰。山脚下的石阶旁,竖有一石碑,上面刻着“灵峰”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他们拾级而上,半山有座石牌坊,上面又横刻着“武夷剑派”四个大字,一旁深有“萧飞雨书”四个小字,也是写得笔力雄健、苍劲有力。萧飞雨在武林中,可以说得上是一位文武全才的高手,年青时风流潇洒,倜傥不群,想不到在老年时,却越来越顽固、胡涂,气得徐冰女侠搬到白云庵去住。萧飞雨算是伤透了她的心,令她不再过问派中的事,也不过问江湖上的事。

小蛟儿和甘凤凤来到半山上,石牌坊下有两个持剑的黑衣汉子守卫着,一身剽悍之劲,神色戒备,远远见小蛟儿和甘凤凤上来,傲慢的叱喝着:“你们是什么人?敢闯来这里?”

小蛟儿心里略一怔:怎么武夷派的弟子对客人这般的无礼?有哪一点像名门正派?甘凤凤一看便生了气,说:“你快告诉黑侠,神风教湖广总堂主的大公子前来拜山!”

小蛟儿一听,心中叫起来,凤凤这不是存心前来闹事吗?急叫着:“凤凤,你……”

甘凤凤说:“你不是神风教湖广总堂主的大公子吗?有什么可怕的?”

两个黑衣剽悍汉子惊骇地相望一眼,一个飞也似的奔上山去报告了,一个留下凝神戒备着,似乎一有不对,便放讯号,叫全山的人应敌。

不久,一个中年汉子身披黑披风衣,带着四个汉子下来,小蛟儿初时还以为是黑侠赵子荣亲自来接,谁知一看,竟然不是,而是另外一个跟黑侠年纪不相上下的人。他面孔瘦削,一脸阴鸷之色,他上下打量小蛟儿,又望望甘凤凤,皮笑肉不笑的拱拱手:“阁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