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俏美夜叉(第7/14页)

“小老看出,这对年青夫妇都是武林中人,不是为仇家追杀,便是去追杀仇家,因带着孩子不方便,便交给了小老。他们一直不回来,显然不是为人所杀,就是身负重伤回不来,所以小老才这么估计。”

“这对青年夫妇是什么人,老丈知不知道?”

“因为他们一交下孩子,并留下一百两银子便走了,小老来不及问,不过小老却知道他们是什么人。”

“哦?他们是什么人?”

“他们一个是小魔女,一个是什么奇侠一枝梅。”

俏夜叉一听,不由大吃一惊:“什么?他们是小魔女和一枝梅?”

“夫人,因为他们与小老说话时,不远处有个渔民认出他们,事后告诉小老知道。”

“他没看错?”

“他怎么会看错,因为小魔女和一枝梅曾经救过他们一家人的命哩。”

俏夜叉困惑了,在武林中,有谁不知道小魔女和一枝梅的?以他们夫妇两人绝顶的武功,武林中有谁能伤害他们呢?可是他们怎么不回来要孩子呢?只有这个可能:这孩子根本不是他们的。看来在叛徒谋叛自己时,刚好他们路过那里,出手救了自己的孩子,将孩子抱走了,不交回给自己,而将孩子托给这老渔人抚养了!她急问翠姨:“小翠,当时出手救小少爷的人,你记不记得他身穿什么衣服?”

翠姨说:“婢子彷佛记得是穿青衫,一掌就将那叛徒击毙了,把小少爷抱了去。”

俏夜叉又问老渔人:“老丈,这对年青夫妇中是不是男的身穿青衫?”

老渔人思索了一下说:“夫人,小老在月下看不清楚他是穿青色的还是穿皂色的,但另一位却身穿白色衣裙。”

的确,在月光下,青色与皂色是不易分得清楚,但俏夜叉心中已有六分肯定这孩子是自己的骨肉了,便问:“老丈,他手中的孩子,是不是用红缎面的丝棉小披衣包裹着?”

老渔人感到惊讶问:“夫人,你怎么知道?”

俏夜叉激动了,心里更有八分肯定了,进一步问:“老丈,那孩子是不是身穿一套绿色绸缎衣裤?脖子上戴着一个盘龙的金项圈?”

老渔人更愣然了:“夫人,的确是这样,小老再穷,也不敢将那金项圈卖掉,深深埋藏在小老的床下。”

翠姨一时不明问道:“老人家,这为什么?”

“小老心想,这是小蛟儿与他父母相认时的凭据呵!”

俏夜叉已是十分肯定了,小蛟儿就是自己已失散了十年的孩子,又问:“老丈,那对年青夫妇是不是在四川的乌江边上将孩子托交给你的?”

老渔人这时心中有几分明白,目前这位贵妇人,必然与小蛟儿有什么关系了,不然,她怎么知道这般清楚,不由惊讶地说:“夫人,正是在乌江边上。而夫人是……”

俏夜叉这时眼含激动、喜悦的泪花,站了起来,不惜身分,向老渔人下拜,说:“老丈,请受我一拜。”

老渔人吓得站了起来,惶恐地说:“夫人,你这是──”

“老丈十年来辛苦所抚养的小蛟儿,正是我失散了十年的孩子。老丈为我保存这一点亲骨肉,我怎能不拜?”

“夫人,你快起来,可折我小老的寿了!”

俏夜叉仍然行了三个大礼,说:“我今日能母子相会,皆是老丈所赐的大恩啊!”

老渔人怔了半晌,这事既在他意料中,也在他意料外。意料中,他早想这贵夫人必然与小蛟儿有深厚的关系;意料外的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贵夫人竟然是小蛟儿的亲生母亲。但他一下想到小蛟儿仍在锁龙帮中,不由惶恐地说:“夫人,小老因无力交渔税,小蛟儿他……”

“老丈放心好了,小蛟儿已在这里了。”

老渔人愕然:“他在这里?”

“是呵!也算这孩子命大,有位侠士将小蛟儿救了出来,在半路上,又刚好碰上了我,我发现他左耳根的一颗红痣,心下动疑,便将他带了回来,然后打发人去请老丈来这里问个明白,不然,我还不敢认哩!不过,我还有处不明的,老丈原先在四川乌江边上打鱼,怎么又来到了洞庭湖上的?”

“夫人,是这样,小老在那里等了两个月,不见那对年青夫妇来领回孩子,心里感到他们可能出事了,同时又害怕这对年青夫妇的仇人寻来斩草除根,所以小老便抱着孩子出长江,沿着长江而下,来到了洞庭湖上。”